警营“啄木鸟” 暖警更爱民——西安市周至县公安局警务监督助力执法规范
来源:西部法治报 2025-04-24 09:49
4月9日下午,西安市周至县公安局九峰派出所内,送走来调解劳务纠纷的工人后,副所长王凯与民警王辉便开始复盘当天的案件。这种逐一自检、集体研判的做法,已成为他们执法理念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随着集贤产业园、鄠周眉高速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九峰派出所在警村共治的基础上,探索警企共治,以应对群众的新要求、企业的新期待。周至县公安局局长刘云峰要求全体民辅警:继续自查自纠、刀刃向内,从全警规范化执法上再突破,在群众满意中提质量。
“伙计,诉求这样说可以不?”王辉的手机里保存着与村民梁某轻松交流的内容。在此之前,王辉可是梁某眼里“拉偏架”的被告,不是真“伙计”。
2024年春节的一天,村民报警,梁某与叔父梁某某之间发生冲突。王辉到达现场迅速稳控,平息事端,及时收集梁某违法行为的人证、物证并上报。
此时,村民们都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派出所立刻联合邻居、村组、乡镇开展调解。虽然大家努力劝解,但梁某坚持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冲突中导致其叔父受伤及物品损坏,全归咎于叔父曾借自己4000元不还,而叔父则认为4000元是自己为梁某干活的工钱,二人都拿不出争议凭证,导致这笔“糊涂账”成了影响村子稳定的隐患。调解受阻,派出所只好依法对梁某的违法行为作出拘留裁决。梁某不服把派出所告上法庭,起诉民警执法裁决存在不公。
“应诉前,我们像‘啄木鸟’一样查找该案的问题,确保证据充足、流程规范、量刑标准、执法记录仪与远程指挥系统数据比对一致,我们胜诉后发现梁某心里还有疙瘩。”周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李新说。
“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他很难释放心头负担。”在县局案情分析会上,法制大队提出持续化解梁家纠纷的建议。在法制大队、派出所的帮助下,梁某向法官、律师、干部反复咨询求证,最后得到一致答案:“民警执法过程中没有偏袒。”终于意识到自己有错在先,梁某主动撤回“再诉”,一来一往间还与民警成了朋友。
这是周至县公安局规范化执法“案结事了心安”的一个缩影。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民警规范执法权威不受侵犯,两者都是一致的。
在鄠周眉高速前期筹备过程中,周至沿线广大人民群众为高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村民刘某一直认为对自己赔付不公,长时间为漫天诉求而缠闹公共场所。终南派出所民警与干部多次向刘某解释征迁政策和违法后果,刘某拒绝大家的好语良言,固执行为最终换来依法裁决。
刘某不服,向督察部门投诉,指责民警执法时态度不好。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办案民警全程合法合规、5G执法记录仪与县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数据内容一致,面对大量证据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刘某主动撤诉,并就不实投诉向民警致歉。针对不实投诉,督察部门及时向民警发放了《澄清正名通知书》,为民警依法履职撑腰。
“维护民警执法权威,规范民警执法活动,认真开展每一起投诉核查工作,求真务实、动真碰硬、纠防并举、防微杜渐,为公安工作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是警务督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周至县公安局督察大队民警董曙光说。
“我们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对每天所有警情实行全量监督,法制、督察通过5G执法记录仪后台对民警处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警容警纪、执法规范化及后期案件办理进行全流程监督指导,确保执法规范化。”法制大队大队长马宏斌介绍说。
“五单”跟踪问效办法、重大案情会诊、疑难案情复盘、法制夜校提升,是周至县公安局警务监督维护群众利益和保护民警执法生态的“护林员”工作模式。在全局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周至县公安局全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率均为零,社会治安满意率同比提升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