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传承!兴平挂面村挂出幸福
来源:陕西日报 2023-11-13 09:33
家家户户门口挂的面条形成了时下村的一道风景
立冬一过,又到兴平时下村加工挂面的黄金季。11月9日,阳光明媚,记者来到有着挂面村美誉的时下村。一进村,浓浓的面香扑面而来。上午9点半,很多村民家门口的面架上已经挂满了面条,远远望去,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蔚为壮观,形成了时下村靓丽的风景。
盘条
村民董六娃正站在一米多高的凳子上挂面,他的妻子从面窖里取出挂着面的竹竿,快步送到面架下,他弯腰接过,将竹竿插入面架,双手熟练地用竹竿轻轻地往下划面,划开的挂面犹如瀑布一般,从3米多高的面架上“飞流直下”。夫妻俩配合默契,很快就把面挂完了。董六娃乐呵呵地说:“到下午两三点收面,再切节、包装,就完工了。”
挂面
时下村做面的手艺代代相传,经过和面、揉面、盘条、醒面、上面、开面、挂面、晾面、收面、切面、捆扎等工序才能完工。
划面
“时下村挂面有600年历史,它的特点是空心,全程靠手工完成,一天一夜能做出一架面,一架面大概要用一百斤面粉。做面也很辛苦,从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和面到下午收面,这期间得3个人连轴转。做挂面还要看天气,一年中加工挂面的最好季节是当年10月至来年5月,精彩的挂面场景,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村民陈小江告诉记者。
收面
如今,时下村手工挂面已进入国内多家农产品专卖店和超市,全村已有127户专业挂面农户,实现年增收10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5万元。”一说起挂面,时下村党支部书记董朝军幸福感满满。
文/图 记者 阮班慧
切面
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