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的11亩麦子

来源:陕西日报 2022-12-12 16:47

记者 陈嘉 通讯员 李沛

12月6日,寒气袭人。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干部李沛骑行在中营村,枯叶被车轮碾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记者行至村民董同喜家,只见院子收拾得干净整齐,成袋的黄豆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院子两旁的菜地里长着几行绿油油的白菜。

“老董,镇上的干部来了,来看看你今年收成咋样。”随行的村干部左祖福边走边吆喝。

“来了,来了!”一个黑瘦但精气神十足的老人应声答道。

走进堂屋,墙角密封好的两大包麦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董叔,看来今年收成好啊,这麦子收了多少斤啊?”透过塑料袋,李沛看着颗粒饱满的麦子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叹。

“这两包差不多有4000斤,旁边屋里还有两大缸。我带你去看。”董同喜说。

记者来到隔壁屋,两口黑色大缸引人注目。董同喜揭开其中一口缸的盖子,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麦子说:“这两缸麦子有3000斤。你不知道,这麦子差点就收不回来了。我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老董口中的“来之不易”还得从今年5月下旬说起。彼时,中营村的麦田遍地金黄,麦子已到了收获期。5月20日,董同喜和老伴儿正在自家的麦田里劳作。

“喂,什么?好好好,我们马上去。”

接完电话,董同喜焦急地转过头,用沙哑的声音对老伴儿说:“赶紧,老大不行了。”

老两口放下农具,顾不得回家收拾,径直去了白河县城,坐上了开往湖北十堰的班车。2019年,董同喜的大儿子被诊断为肝癌。自此,疾病成了笼罩在这个家庭的阴影。3年中,老大做了几次大手术,让老董夫妇不断地在绝望和希望中转换情绪。

所幸,他们的儿子这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悲喜交加中,董同喜全然忘了自家11亩等待收割的麦子。

可农时不等人。

5月22日,得知情况的中营村“两委”立即召开党员会议。

“老董家的情况,大家都清楚,11亩麦子还没抢收,万一遇上雨天,他家损失严重啊。虽然大家最近都在自家的地里忙着,但是庄稼是农民的希望,老董不容易,这个时候请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一把。”村党支部书记熊隆胜言辞恳切。

“熊支书,我打算今儿晌午就去给他割麦子。都是种地的人,等到丰收不容易。”村民刘显见说。

“算我一个。”

“还有我。”

“我家地里的麦子今儿能收完,我也行。”

……

不到10分钟,会议就结束了。随后,村里的8名党员拿起镰刀走向董同喜家的麦田。

割麦、捆扎、挑回、脱粒,两天时间,11亩麦子完成了抢收。

人在医院的董同喜接到了村里人打来的电话:“老董啊,你安心在十堰照顾娃,地里的麦子都给你收了,满满几大缸,估计有7000斤。”

电话那头的董同喜哽咽了,除了“谢谢”,说不出别的话。

“我们村是县级粮油种植基地,今年种小麦500亩、油菜500亩,玉米大豆套种300亩,粮食加工厂也建成了。”返程的路上,左祖福说,“只要饭碗端得牢,咱心里就不慌。”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