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忠明、王刚贞: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合作金融大有可为

来源:农民日报 2021-09-13 13:3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沃土,乡村建设是国家富强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政策创新的作用与推动下,中国乡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贫困地区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瓶颈,为了消除绝对贫困,我国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并在建党百年之际,实现了全面脱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依然相对落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如何有效治理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是实现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协调发展,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金融发展困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金融支持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实现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协调发展。但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性金融依赖过度、商业性金融投入不足与合作性金融发展乏力的困境。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薄弱环节,以及培育农村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发挥着主力和骨干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但同时面临如何提升脱贫地区资金使用效率及如何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问题。

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不断强化服务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综合化特色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但面临着三农融资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与商业金融的利益诉求相矛盾的问题。

合作性金融机构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基于人缘、地缘、血缘、业缘的优势,将外部融资和风险监管内部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面临着发展滞后与有效监管不足等问题。

合作金融服务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独具优势

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确认的合作社原则,合作金融的标准应当是自愿入社、民主管理、坚持互助、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盈利向社员分配、对社员进行合作教育、在合作社之间开展协作,具有“社区性、封闭性、民主性和公益性”的特质,核心思想是开展社员之间的资金互助。我国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典型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的运营需要依靠正式约束及非正式约束才能发挥作用,其不仅具有民间金融的交易成本低、信息对称、运营方式多样等优点,同时还具有现代金融的正规性和组织性。合作金融的独特优势使其能有效服务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户,对于缓解我国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金融具有独特的信息优势。脱贫地区通常地处偏远,且金融需求具有分散、金额小、周期性强的特点,按照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以及审查流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因此,在利益权衡下,商业银行的服务重心难以向脱贫地区倾斜。但合作金融根植于乡村和社区,与农民直接接触,充分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农村金融需求,可以有效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解决农户信贷约束和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上有显著的优势。

合作金融具有独特的风险防控优势。缺乏有效抵押物是脱贫地区农户难以从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重要原因,我国积极探索推行的“三权”抵押贷款,但因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而发展缓慢。但农民合作社内的信用合作发展迅速,成为诸多脱贫地区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民合作社基于相同的生产或经营,社员可以将生产的产品作为抵押获得融资支持,一旦社员无法正常还款,合作社可以通过收购产品归还借款。基于农民合作社内的信用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可以提高脱贫地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合作金融创新了财政扶贫机制。以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为主导建立的贫困资金互助社,通过将资金借给农户支持其发展生产,有效带动了农户的积极参与和投入,逐渐形成了农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脱贫资金互助社通过“一次投入、滚动发展、互相帮助、效益多样”的运行方式,创新了财政资金的扶贫机制,不仅有效实现了财政扶贫资金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提升了脱贫资金的支持作用和使用效率,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财政脱贫资金对穷人瞄准性不够和农村资金流失的问题。

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主体的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领域开始走向多元化

为满足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应逐步打造集生产、供销和信用合作为一体的合作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协同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实施,互助资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逐渐向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依托脱贫地区的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为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引导农户开展生产合作,提高了农户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带动了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储蓄、信贷、保险等服务增加脱贫地区农民收入,支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扩大农村生产规模,推进乡村振兴。提高脱贫群体的绝对收入水平,可有效提高脱贫家庭在面临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降低“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可能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年老村民储蓄和理财途径,通过吸收年老村民的闲散资金,把资金借贷给村民获得利息收入,再把这部分收益作为养老股金的分红分给老年成员。既有效盘活闲散资金带动农村生产活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居家养老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有效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的养老问题。

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发放教育贷款,解决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入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家庭“因学返贫”的可能性。脱贫家庭增加教育投入,是提高脱贫家庭自身发展能力和家庭长期收入的关键,也能降低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医疗资金互助会,资金由全体参与的村民共享,参与的村民在面临生病住院时,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报销。这可以形成精准的救助工作合力,提高村民的抗风险能力,帮助因病返贫的潜在家庭,降低医疗贫困的发生率。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