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千树满目春——榆林市文旅融合发展纪实
来源:榆林日报 2022-06-10 12:0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正赋予榆林新的内涵和希望。近年来,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榆林市全方位加强文旅融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塑造品牌活动等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优质高效
近年来,榆林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优化文化资源供给,以求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榆林市会展中心鸟瞰图
市级“四馆两中心”即将建成开放,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3个,城市书房15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403个,两馆(图书馆、文化馆)分馆246个。中心城区初步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人民群众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全面推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均已实现零门槛、全时段、无障碍免费开放,全市图书馆年总流通量约200万人次,年外借图书80余万册。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近年来,榆林还不断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影视剧生产成绩斐然。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
其中,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最高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和文华优秀音乐奖;陕北说书《路遥著书》、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器乐合奏《农家新歌》、无伴奏情景表演唱《绞煤号子》4件作品荣获了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陕北说书《陕北婆姨陕北汉》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表演奖;《岁月韶华》还获邀参加了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榆林市是除西安市外唯一获邀参演的地市,并荣获了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影视剧方面,榆林还协助拍摄了《平凡的世界》《陕北汉子》《米脂婆姨》等多部电视剧,轮番引导收视热点,引发外界探源寻根榆林文化的热情。此外,由榆林本土企业出资拍摄的电视剧《边关烽火情》,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首播并创下全国收视第二的好成绩,取得了巨大成功。
非遗体系健全完善
近年来,榆林构建起了中省市县四级较为完善的传承保护体系。全市共建成市级非遗展示馆1个、陕北民歌博物馆1个、非遗展示场馆和专题馆35个、传习所(基地)119个;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59个、市级2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人、省级66人、市级420人。
陕北民歌博物馆
同时,成功创建了以非遗为主题的榆林市第一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市区两级文旅部门在榆林老街开办的非遗小剧场,从2018年2月至今共演出700余场,践行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促进了非遗活态保护传承。在文旅部组织开展的2021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中,榆林拍摄制作的榆林非遗民俗活动和年俗场景短视频,视频播放量位居全国官方非遗账号第三位,受到文旅部和省文旅厅的通报表扬。
截至目前,榆阳区、绥德县被文旅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榆阳、靖边、米脂、绥德、横山、定边、清涧被省文旅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2021年,石峁遗址、碧麟湾、名州古城3家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合龙山、尔林兔大草原等8家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美石窑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夫子庙步行街被评定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榆阳区、神木市被评定为2021年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目前,全市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59家,其中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49家,实现各县市区均有A级景区的新局面。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4个。在2021年陕西(第七届)旅游商品大赛中,榆林市选送参赛商品获1银2铜的成绩。
神木石峁遗址
近年来,榆林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白云山景区、统万城遗址公园、杨家沟景区、波浪谷景区、路遥小镇、横沟温泉等一批县域重点文旅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抓住国家“四大”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机遇,市级包装谋划了一批重点文旅项目。
同时,榆林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持续开展“清爽榆林”沙地避暑和“陕北榆林过大年”两大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形成省内知名综合性旅游盛会。2021年,与延安、渭南、韩城三市发起成立了陕西黄河文化旅游联盟,绘制了陕西黄河旅游地图,并组织召开了第一届陕西黄河文化旅游联盟合作交流会,全面加强陕西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业态合作、线路延伸、整体营销,共同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旅游品牌,地区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