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陕西资讯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贡献陕西力量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05-22 09:35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权锋 王英淇)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意味着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圆满收官。北斗二号系统在不断填补我国导航卫星研制领域空白的同时,在国产化上也不断取得新突破。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担着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关键载荷的研制,为我国导航卫星实现自主可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论证,迄今为止共发射20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研发任务全部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担。2007年,经过长达八年的反复论证,航天五院在关键部件原子钟的研制上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立新:“原子钟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我们导航卫星的一个基准,提供一个基准频率,没有这个基准频率,我们卫星上面的设备就没办法正常工作,没有自己的原子钟,我们是不可能建成一个高性能的导航系统的。”

核心部件研制取得突破加速了北斗二号组网进程,2009年,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导航卫星实现成功发射,并稳定在轨运行,到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组网成功,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在此期间,西安分院参与了组网前全部15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并在卫星研制的国产化进程中不断取得突破,到最后四颗备份星研制阶段,所有分机和部件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张立新:“我们要实现我们最好的性能,我们必须用最好的东西,最符合我们的东西,必须靠我们来研制,这个意义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在重要的部件,元器件方面要有自己的储备,自主可控的能力,不能受制于人。”

据了解,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系统总体运行稳定可靠,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从未发生服务中断,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的建设,也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和队伍基础。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