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康养升级:陕西移动以数字技术提效健康服务
来源:陕西移动 2025-09-17 15:06
当前,城乡康养领域仍面临健康数据难追踪、医疗资源触达难、服务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陕西移动立足民生需求,聚焦数智化生活领域,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全省多地推进康养服务数字化升级。通过智能设备应用、数据资源整合与科技养老模式创新,陕西移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普惠的健康服务能力,有效应对城乡康养中的难点问题,助力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社区资源整合:构建“医养护测”服务新生态
社区作为康养服务的关键场景,长期存在医疗与养老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以“资源整合+场景融合”为思路,在西安市西桃园社区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康养社区试点,构建集“医、养、护、测”于一体的康养服务新生态,让居民就近享受便捷、全面的健康服务。
“我这高血压该复诊了,听说社区服务站就能咨询医生,不用跑大医院?我这膝盖不好,去趟三甲医院光排队就得小半天,实在折腾不动。”家住西桃园社区的张阿姨,走进社区康养服务站时询问道。“阿姨您放心,我们已经和西安市高新医院打通了协同通道!”工作人员连忙回应,“一周7天,通过平台随时都能对接医生。像您这种复诊需求在这儿就能解决。”说着,工作人员引导张阿姨使用站内免费的智能血压仪,“您测完后一键出结果,数据会实时上传到系统,医生能同步看到,您手机上也能收到检测报告和健康提醒,特别方便。”
像张阿姨这样的便捷体验,正是西桃园社区康养服务站的核心举措。作为陕西移动的首个社区康养试点,这里通过“医养资源联动+智能设备落地”,把医疗服务“搬”到了居民家门口。运营初期,服务站日均接待10人次,不少老人反馈“复诊近了、小毛病解决了”,居民的健康监测数据也实现了动态管理,医生能随时查看历史数据,更精准地给出建议。
在服务上,社区康养也在持续丰富健康支持举措。一方面,逐步推出经络推拿、艾灸等养生服务,另一方面,完善术后护理、护工陪诊等上门护理服务,居民可通过康养服务站现场预约或线上扫码预约,预约后将根据预订时间安排服务。通过持续拓展服务维度,社区康养服务链条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更多元、便捷的健康支持。
数智技术提效:升级全链条健康服务能力
针对老年群体在健康管理中常面临健康监测不便、就医奔波等问题,陕西移动打造了“设备监测+数据管理+问诊服务”的标准化康养服务流程,通过智能设备下沉、数据平台搭建与问诊渠道拓展,在全省多地落地,推动健康服务各环节实现数智化升级,有效提升服务效能。
在设备监测端,陕西移动安康分公司为汉阴县花果村的老人配备智能血压仪、健康手环等智能监测设备。智能血压仪一键测量后数据自动存至手机并同步用药提醒,健康手环可实时监测心率、血氧及睡眠状态,异常数据及时预警家属与村医,让健康管理更高效。在数据管理端,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为榆林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全村100多位老人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实时监测12项生理指标。村医可查阅历史数据防范慢性病风险,家属可远程了解老人健康状况,及时参与健康管理,争取疾病干预时间。在问诊服务端,陕西移动商洛分公司为商洛乡村老人搭建智能终端视频问诊渠道。医疗专家结合智能设备上传的实时数据提供诊疗建议,覆盖日常病症与慢性病管理,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线上问”。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商洛35个行政村,显著改善了乡村老人的就医体验。
协同机制落地:多方联动保障服务普惠延伸
数智康养服务的落地,需要多方协同破解推广难题。陕西移动在安康汉阴、平利两地,联合地方政府及基层医疗机构,以具体案例探索出一套贴合农村实际的服务路径,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刚开始推进健康乡村数字平台时,最担心老人不会用设备、村医不熟悉系统。”陕西移动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团队与当地形成了针对性协作模式:政府配套提供设备购置补贴,降低智能设备在农村的普及门槛;陕西移动承担免费技术培训和设备维护,定期派人员到村指导,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村医负责现场手把手教老人使用设备,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该平台在汉阴、平利两地试运行半年来,健康档案自动更新、远程专家问诊和慢病智能预警等功能均顺畅运转,已助力当地政府精准决策、提升村医工作效率。后续,陕西移动计划未来三年将这一实践经验在安康全市200个行政村推广,让数智健康服务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从社区医养资源整合到数智技术在康养场景的应用落地,再到乡村地区多方协同的实践探索,陕西移动构建起连贯的数智康养服务体系。未来,陕西移动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康养领域的应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城乡康养服务提质增效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