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联动”强技能——西安市鄠邑区开展CPR+AED应急救援试点培训活动,守护群众生命防线
来源:西安市鄠邑区委网信办 2025-10-13 15:43
为进一步筑牢基层社区生命安全防线,切实响应居民对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迫切需求,近期,西安市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与资源统筹核心作用,牵头联合区红十字会、甘亭街道,依托鄠邑区仁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人民路社区开展心肺复苏(CPR+AED)应急救援培训活动。此次培训聚焦提升基层社区应急救护能力,精准吸纳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自组织骨干及物业人员等“一线力量”参与,旨在通过多方协同发力,将专业急救技能输送到社区治理 “神经末梢”,逐步在社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为基层生命安全防护注入持久动力。
宣讲环节,鄠邑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从急救基础概念切入,系统讲解急救原则、紧急呼叫规范及现场沟通要点,重点剖析心肺复苏(CPR)适用条件与核心原理,强调“黄金四分钟”对生命抢救的关键意义,逐项拆解“判断意识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操作流程。同时,通过图文演示与真实案例分析,普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工作机制、适用人群及使用禁忌,帮助参训人员构建完整急救知识体系。期间,社工结合日常工作场景补充解读,志愿者主动牵头分组讨论,针对“社区公共区域突发状况处置”“家庭急救常见误区”等问题交流互动,提升理论学习实效。
随后的实操演练阶段,参培人员分组使用模拟人进行实操训练,从按压姿势的重心把控到呼吸频率的校准,每一个动作都在讲师的指导下反复打磨,确保达到规范标准。在AED使用演练中,重点训练了电极片快速定位粘贴、语音指令同步配合及除颤时人员疏散等关键步骤,通过模拟真实应急场景,熟练掌握除颤与CPR的衔接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最终,顺利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的参培人员获得心肺复苏培训证书,这份证书不仅是对自身急救技能的权威认可,更意味着一份守护邻里生命安全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培训内容紧凑而充实,不仅加深了参培人员对心肺复苏理论的理解和实操的掌握,更有效填补了基层应急救援的技能短板,志愿者则发挥“邻里熟人”优势,通过入户走访、社区宣传活动等,普及“家庭急救知识”,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形成。
下一步,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对接区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组织等,为社区争取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多方协同发力,让“五社联动”模式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构建更加和谐、安全、宜居的社区环境,切实增强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归属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