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教师的荣光熠熠闪耀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9-09 20:53

在9月9日召开的西安市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上,来自我市不同区域的5名校长、教师结合亲身经历,畅谈自己在西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所见、所思、所悟、所得,充分展现了我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情操和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以下为校长、教师发言摘登——

▄长安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 赵根厚——

学校有一批行为世范的师者

3c8ed33dfdf04734e2db9ebd46071465.jpeg

《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全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市、区政府给予长安一中大力支持,先后投资约8000万元,用于综合楼修建、智慧校园建设、校园滑坡治理等。有了各级政府的关爱和支持,长安一中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踏着层层台阶登攀”是长安一中的校训。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批这样老师:他们多年来从未请过一天假、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他们每天从清晨6点多陪伴学生直到深夜11点;他们为备好一节课反复研讨打磨;为改变学生的某个不良习惯,多次耐心交谈。他们用自己奔腾奋进的姿态、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改变学生。

2021年高考前两周,数学组老教师王东民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进行手术和化疗。王东民住院后想到学生马上要高考,放心不下,他私自离开医院,回到教室,为学生答疑辅导。学校多次劝他回医院并安排其他老师代他辅导,他说,“我把孩子们带了3年,最后关头我不能离开。”学生们流着眼泪劝老师回医院,王东民却笑着说,“等你们上了考场也来得及。”最终他忍着病痛,送孩子们走进考场后才再次回到医院。

今年初,学校因疫情放假,老家在商洛的高三5班学生刘方园无法回家,只能暂住出租屋。班主任老师马保军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的情况,给孩子送去生活物资,并解决上网课的问题。马保军每天定时给刘方园送饭,隔着门交流谈心,让这个孩子充分感受到亲人在旁的温暖。

学校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高中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一长多校管理、骨干团队交流等多种举措促进长安一初、长安一民、长安一中实验中学3所“+校”快速发展。2019年秋季至今,长安一初由长安一中刚接手时的23名学生发展到现在1319名学生,已成为区域名校;长安一中实验中学去年9月刚开办,招收新生550人,今年招生700人,已成为区域内家长广泛认可和好评的学校。

▄雁塔区大雁塔小学党支部书记 田延——

教师情感魅力的核心体现就是爱心

45981bec48a880b58443c63586cf4ecd.jpeg

我出生在一个三代人从事教师工作的教育世家。我的爷爷田景福,是一位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前曾在山西担任小学教师,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来,他担任过陕西宝鸡市工合小学校长、西安市青年会小学校长、西安财会学校校长等。

我的外祖母张葆华,曾是陕西省建工局幼儿园教师。我的父亲田润德,曾是西安市第二保育小学教师,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后长期从事共青团和青少年教育工作。我的母亲孙世瑜,曾任西安市第六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政教主任,教龄37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陕西省劳动模范”。我的哥哥田东曾是上海复旦大学教师。姑姑、叔叔也都是教师。可以说,我是从小沐浴着教师家庭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

看着长辈们用自己的辛苦劳作,收获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尊重,我就立志也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4岁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师范学校,不到18岁,就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特级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21年9月我的家庭被授予“全国首批教育世家”称号。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34年了。在长期的一线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爱党爱国,坚定理想信念;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拨动儿童心弦;注重常规训练,培养学生优良习惯;刻苦钻研,发挥特级教师辐射带动作用。

记得刚工作时,我每个周末回家,就给家人描述在学校的生活,哪个孩子聪明可爱,哪个孩子整洁漂亮,我经常把这些孩子搂在身边甚至抱在怀里。有一天,母亲问我,你们班有没有那种流鼻涕的孩子,你抱过他们吗?她告诫我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热爱学生应该是全员的,不应有任何附加条件,得相信什么样的孩子都能成才。教师情感魅力的核心体现就是爱心!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这爱流能在学生情绪上产生强大的共鸣。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赵岚——

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前景广阔

bf465aecc8b96491e7c47e5cb528354e.jpeg

1987年,我毕业后进学校任教,亲历了我国职业教育从注重规模到深化内涵、从参照办学到类型教育、从强大自身到面向社会转型发展的演变历程,深切感受到祖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广阔前景。我很庆幸自己的职业选择,因为我始终热爱职业教育,热爱我的学校、我的专业和我的学生。

35年来,我把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作为人生追求,注重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启人、以德化人,在我所担任的客运组织和货运组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内容,练就学生“专注执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我们教学创新团队指导学生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3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西安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西安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职业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学校有着67年的办学历史,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运营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2005年由西安铁路局移交西安市人民政府后,学校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拓展了电子信息、土木建筑、学前教育等专业,目前开设专业41个,在校生人数达1.5万人。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国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中车等80余家企业,组建了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83个、校外实习基地105个,引进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兼职教师426人,每年为企事业单位培训3万人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近几年发展迅速,刚刚获批陕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上下心聚力齐,干事创业劲头很足,正在向2024年争创全国“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奋进。

▄周至县马召初级中学教师 雷祥——

乡村教育的巨变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fbf05d4214ad0b631a187cd10b92f37b.jpeg

2016年,我通过特岗教师招聘统一考试入职从教,参加工作6年来,亲身感受到乡村教育的巨变,我感到无比幸福!

我是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我紧抓课堂育人阵地,教给学生做事的底线,以及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我常常引“活水”入思政课堂,厚植家国情怀,在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知识点时,我告诉同学们,周至县大力推行“林长制”,多部门齐抓共管,使金周至山更绿、水更清的故事;讲到“乡村振兴战略”时,我告诉同学们,周至县产业“六个全覆盖”助推乡村振兴的案例。

我深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我了解到她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便立即向学校汇报。学校根据政策让她每个月享受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她家离得比较远,又是女孩子,晚上回家不安全,学校老师们就轮流送她回家;家访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给她带去生活用品,给她讲女生如何做好自我保护。我们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温暖学生生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刚入校时,学校是水泥操场,硬度高、不平整,容易磕碰刮伤,特别在雨雪天气下,路面湿滑且容易积水,走在上面必须像走独木桥一样小心翼翼。现在好了,柔软的塑胶操场经常“诱惑”我们去晨跑。刚入校时,我们学校的厕所是旱厕,卫生条件差,上厕所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2020年,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卫生厕所,加装了门帘、排气扇、独立洗手池,干净卫生的厕所方便了师生,也传递了文明。

“名校+”和“名师+”研修共同体,让我们学校的老师有机会和其他学校的老师紧密联系交流,有更多机会获得名师的指导。老师们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也正在不断提升。

▄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 魏展利——

西安最大社区有了家门口的公办好学校

2fb429dc85ff445b91904a00152b4698.jpeg

今年6月13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西安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名单》,我校位列其中,无疑为御锦城社区内适龄儿童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御锦城社区的孩子们从今年9月起不仅减免了之前高额的学费,还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此,家长们纷纷感谢各级政府做出的英明决策。

特别是今年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从入学前期的资格审查到报到开学,老师们对政策精准解读,对家长疑问耐心解答,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消除了家长对优质师资流失、办学品质下降的种种顾虑。今年,我校招生工作平稳有序,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业主为了表达对学校的感谢,纷纷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学校转制后,政府每年财政投入7000万元左右,为御锦城社区解决了近6000个学位,让社区内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免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正是有了各级部门的支持,此项惠民政策才得以落地,御锦城这个西安最大的社区有了家门口的公办好学校。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