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作品音乐会感动家乡父老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8-03 17:21

作曲大师赵季平素有乐坛神笔的美誉,可谓是国人最熟知的作曲家之一。8月2日、3日晚,“乐坛神笔、国风浩荡”赵季平作品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举行。他笔下那些曾享誉世界的中国风音符回到了家乡,那些来自关中土地的乡音,缠绵悱恻、寓意深刻,成为中国风韵的象征。两场音乐会均座无虚席,在最后一个休止符停住的刹那,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音乐走过了一条从中国视野走向国际视野,再走向中国视野下的国际视野的道路。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音乐是一种国际化的追求。这40年间,根植于关中大地,古城西安的文化滋养和艺术世家的熏陶,使得中国文化的神韵早已刻入赵季平的骨子里。中国元素、中华美学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他的音乐创作体现出中国视野下的国际视野,他在充分保持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用一种全新的中国式的音乐思维写出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音乐篇章。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2017年而作,时长21分钟,引子含蓄、简约,充满象征意味,主题的情感饱满浓郁、真挚感人,堪称近年来中国交响乐作品中最令人难忘的旋律之一,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最美的小提琴中国作品”。整首音乐起承转合之间蕴含了激动、感叹、期盼等丰富细腻的感情层次,荡气回肠,那如泣如诉、深情婉转的主题旋律留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余音袅袅,直抵人心。主题旋律第一次呈现是在小提琴中音区的独白,弦乐和单簧管声部以长音作为背景加以衬托,仿佛深沉、隽永的回忆;主题第二次呈现将思绪从悠远的回忆拉到现实;主题第三次呈现时,音乐明朗、温润。后面两次主题的呈现则越来越宽广,有一种阅尽沧桑、豁然开朗后的达观与坚定。

《庄周梦》则是赵季平完成于2005年的大提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曲,历经十年,数易其稿,是作曲家对中国老庄哲学、中国民族器乐及大提琴长期思考的结晶。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完美结合。

音乐会的惊喜还有《丝路音乐瞬间——音乐会小品三首》,两首经典古诗词艺术歌曲(由著名女高音张宁佳演唱)等作品。每一首都是精挑细选的赵氏作品。

这些享誉国际的音符,曾经一度是从西安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如今它们又回到家乡,收获的是家乡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唐佳欣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