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出新片 舞台排练忙 西安文艺人创作热情高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7-08 12:09
三意社演员排练秦腔传统戏《葫芦峪》
盛夏已至,万物竞生。虽然高温持续,但本土文艺工作者步履不歇,正以比天气更火热的创作热情,投入到新片拍摄、剧目创排的紧张工作中。诞生于西安的文艺佳作,正在这个夏日经历千锤百炼,它们的即将亮相,更令人期待。
秦腔演员排练忙
7月7日下午,在西演·西安三意社的排练场里,有“秦腔金嗓子”之称的生角演员王永进,正和同事们忙碌排演秦腔传统戏《葫芦峪》。这部秦腔经典又有《火烧葫芦峪》《六出祁山》等别称,讲述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败,不敢出战,诸葛亮乃于上方谷中设柴草硫磺引线,命魏延诱敌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为一出须生、花脸唱做并重戏,演员们要在排练中付出大量心力对待,当日古城西安的市外温度已经达到40度,排练场里虽然有空调送爽,但大家的衣服都是汗水涔涔。
“戏曲行当,素来都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训练传统,再加上三意社眼下有数十场演出已经排档,所以最近的排演任务尤其繁重。”现场导演刘伟告诉记者,作为百年剧社,三意社近日正在复排大量经典传统剧目,预计在即将到来的演出季中拿出《龙凤呈祥》《周仁回府》《下河东》《玉堂春》《火焰驹》《葫芦峪》《生死牌》《杨门女将》《安国夫人》《法门寺》《金沙滩》等三十余本本戏和观众见面,“这个体量是非常大的,连日来,可以说全体演员齐上阵,大家都在排练场里挥汗如雨。”
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包括三意社在内的西安演艺集团旗下各文艺院团,还闻令而动,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曲江多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演职人员是前一天晚上化身‘大白’整晚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第二天中午休息一会,下午继续投入排练场的排练中,非常辛苦。”三意社总经理助理刘戈兵告诉记者,但大家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少同事说,不管是舞台,还是抗疫一线,都要表现出咱文艺人的担当与守责。”
儿童剧新作令人期待
梨园古都秦腔闻名,西安制造的儿童剧同样是近年来名扬全国的文艺名片。本月,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将正式开幕,西安儿艺创排的两部儿童剧精品《我们是秦俑》和《遇见星海》就将分别亮相这一儿童戏剧盛会的线上展演和线下展演单元,和全国小朋友们见面。
让人期待的还有新剧——记者了解到,西安儿艺原创儿童剧《我和大圣的一天》已进入剧本打磨阶段。在此前该剧举行的剧本研讨会上,不少行业大咖表达了该剧的期待。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表示,《我和大圣的一天》剧本选材十分智慧,多种情感交融将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有趣,运用穿越和多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通过情景再现形成前后的鲜明对比。戏剧评论家仵埂表示,这是一部由多种情感构成的精彩儿童作品,故事内容引人深思,令人非常感动,运用现代科技与人物情感表达融合在一起是这部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西安儿艺院长王丽虹说,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作品是儿艺近几年的主要工作理念,儿艺近日正复盘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和大圣的一天》不负众望,成为精品。
西安影视齐发力
在盛夏深耕文艺热土的,还有西安影视人。
助力陕菜品牌建设,讲好陕西美食人文故事——盛夏之中,大型8K人文美食纪录片《千年陕菜》第二季上月在西影开机。《千年陕菜》第一季于2021年春节在央视二套首播,系统地向全国观众讲述了陕西深厚的美食文化,收视率屡创新高。西影集团副总经理、西影传媒董事长余润德表示,《千年陕菜》第二季,将围绕“陕菜有哪些”这一主题展开,以老席、老店、招牌、馍、面等八个方面为看点,让观众隔着屏幕就能感受美食的诱惑,同时感知陕西在经济社会,特别是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持续助力陕菜品牌建设、讲好陕西故事。记者了解到,《千年陕菜》第二季总共8集,采用8K超高清技术拍摄,将于年底制作完成,并于2023年春节在央视及各大视频网站播出。
7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核集团、西安曲江影视、美霖文化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硬核时代》,也正式官宣。记者昨日从曲江影视获悉,该剧以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诞生过程为创作题材,讲述中国核电人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最终成功研制出“华龙一号”的奋斗历程。全剧以小见大,通过对核工业的行业描写,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非凡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传递青年向上、国家向前的精神内涵。
有人文特色、时代题材,也有时尚潮流、唯美浪漫——上周在西安开机的现代爱情奇幻短剧《时限三天爱上我》,想必将在上线后,给观众们送上清新甜蜜的观剧感受。记者了解到,该剧由陕西芒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陕西广电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曲江影视集团影视剧拍摄服务中心外联协拍,将讲述女孩夏洛洛与偶像明星单辰星之间的有趣奇幻故事。片方表示,区别时下同质化的甜宠剧,《时限三天爱上我》希望用新式恋爱与搞笑人物设定,在满足观众“追CP”的前提下,将夏日爱情氛围拉满。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