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将亮相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6-14 21:36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脱胎于这段故事的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展现得就是杨开慧的革命故事。6月14日上午10时,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剧一推介”之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媒体见面会在易俗文化街区举行,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剧集中了四位“梅花奖”得主李梅、边肖、齐爱云、李小青,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出品的一部高质量精品力作。

acc6a0a8675e28c0acac0977c1ba63e3.jpeg

24eb08e5e34255485e6c58a909eace7c.jpeg

碗碗腔《骄杨之恋》自2021年7月上演以来,先后开启四轮演出,已累计演出4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入围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在演出过程中,主创团队不断听取意见,认真思考,研究方案,进行打磨提升。此次参加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如将序幕改为刑场,让观众进入剧场的第一时间便能感受到杨开慧牺牲之悲壮;又如第五场中强化杨开慧与任子夫的主义之争,表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折射共产党走过的艰难岁月。

432cf5a2b086d883ccb938d4b2d7398e.jpeg

c082ad36f89d1445be8185f7d046ae48.jpeg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介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来自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有责任、有义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好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创作。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取材于杨开慧烈士的真实故事,以独特视角展示了杨开慧从认识自我、寻求自我、实现自我,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心路历程。通过对杨开慧的英雄、母性、女性等不同人格侧面的刻画,艺术地再现了杨开慧由对丈夫、亲人的爱恋,升华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土地的眷恋——超越世俗、超越生死、超越爱情、超越亲情,成长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人生轨迹,彰显了第一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与信念的崇高品格,面临生死决择时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

f2eb945c1c8b7f5538a4bdb2aede420b.jpeg

对于这一革命题材的开掘,之前的京剧、碗碗腔《蝶恋花》、河北梆子《牺牲》等同质同类题材已经立于舞台,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用陕西的、当代人的视角重新塑造让大家认可的“不一样”的杨开慧。李梅告诉记者,排戏之初,就选择了两个创作方向,一是以委婉细腻、缠绵悱恻的碗碗腔进行表达,二是以“恋”为戏核,做足文章。戏的灵魂要想插上翅膀,需要我们运用戏曲独特的方式、手段,如何在舞台上体现“恋”,也成为这部戏最大的亮点之一。为了打开杨开慧的内心,剧中设置“骄杨之灵”的角色,在杨开慧进行生命中的重要抉择时,骄杨之灵犹如灵魂出窍般出现,以隐喻的表达、空灵的质感作为杨开慧内心、精神及情感的一种外化,青春之舞、春情之舞、炼狱之舞、忠魂之舞,更加强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的诗意表达。

58ec2699cdb21566dd8d4b1e038486d5.jpeg

导演贺琳表示,碗碗腔《骄杨之恋》邀请国内戏剧界知名导演査明哲担纲总导演,集中剧院“梅花奖”演员力量,深入挖掘传统,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剧本的点式结构中寻找并彰显诗意表达,以两个更夫串联剧情,表现一个怀抱理想主义的女孩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心路历程。同时,充分利用戏曲程式及各种手段强化浪漫色彩,凸显戏曲之美。大量的留白不仅为开掘人物内心、演员表演提供空间,而且给观众留以思考。

b77624fee861fab38f5972062df78d70.jpeg

梅花奖得主齐爱云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有幸出演剧中杨开慧母亲向振熙,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这部戏一直在向艺术的顶峰攀登,希望能越走越远。”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