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青年出妙招 “劝退”在供电设备上筑巢的鸟儿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5-07 17:50
“咱们研发的新型滚轮驱鸟刺原理是滚轴周围固定一圈针刺,带刺的滚轴因为有轴承可以转动,当滚轴上的针刺受外力作用时,将自动旋转,从而到达降低鸟类落到横担上的几率,有效减少因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跳闸...”5月7日,在蓝田县玉山线桐峪支线“滚动驱鸟刺”安装现场,国网西安供电蓝田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员工支纪勃,为记者与青年职工们讲解新型滚轮驱鸟刺的设计、制作、安装方法及工作原理。
排查隐患 鸟儿搭窝速度快位置多
随着气温升高,越来越多鸟儿在山区沿线的供电设备上筑巢搭窝,给电网运行带来安全隐患。10时许,跟随运检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走入蓝田县玉山镇桐峪村,沿着一基基杆塔展开特巡,一方面要摸清隐患为“鸟窝”划定危害程度,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要观察鸟儿的生活习性和搭巢规律,以“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为重点线路安装“滚动驱鸟刺”,堵掉鸟儿搭窝的念头。
“气温升高,这时候最忙碌的就是天上飞的小鸟,一旦看上这片环境,不论什么位置,它们都能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巢穴,最常见的就是电力线路的隔离开关底座、桥支柱避雷器底座、耐张电杆处等都成了它们搭窝的好地方。”支纪勃介绍道,蓝田县山岭较多,线路运行环境复杂,电杆结实、视野开阔深受鸟儿们喜爱,同时,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山岭一带鸟害就会导致电力线路故障频发,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及群众安全用电。
记者看到,在电杆最高处的横担上,有鸟儿从四处衔来的树枝、铁丝等布置新家的材料,这些一旦落在输电线路带电部位或绝缘子上,很容易造成线路故障。“鸟儿搭窝的速度很快,我们经常是‘搬走’一批,隔天又建出一批,遇到过最大的鸟窝直径都有40-50厘米左右,鸟窝里的杂物掉落或是小鸟展翅不慎碰触到线路重点部位,都可能引发线路故障,影响桐峪村村民的生活……” 支纪勃说道,为了保证电网平稳运行,供电工作者们定期对辖区所有线路展开特巡,减少鸟类侵害供电设备的频次。
创新举措 四个维度精准消除鸟害
记者了解到,为了有效解决鸟害问题,该公司以西安市劳模支纪勃为带领的创新工作室,经过反复现场试验与研究,重新创新发明出一套鸟害治理措施,从四个维度精准发力,有效消除鸟害,全面提高了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
“结合辖区线路运行实际,我们研发新型配网线路声光驱鸟器,在16条岭区线路270余基T接杆、转角杆、双横担杆等电杆上安装300余套。同时,在对声光污染要求较高的居民区,安装升级补充版本滚轮驱鸟刺,减少鸟窝数量。”支纪勃表示,第一个维度即升级开发了两种新驱鸟装置。第二个维度是运维班组对所辖16条10千伏岭区线路绘制鸟害点状图,滚动修编鸟类易搭窝的262基电杆台账,并在鸟害点状图上标注。
第三个维度则是完善线路绝缘化包裹,从2021年至今,蓝田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满足绝缘包裹条件的线路引流线等1000余处裸露点绝缘包裹工作,从源头隔绝鸟害故障。第四个维度是科学分析除鸟窝时机。“我们结合前期鸟害故障分析,鸟害导致线路故障多发于风雨天气,科学分析拆除鸟窝最佳时间为风雨天气来临前的48-72小时。”支纪勃说道。
经过实践,供电青年们以“防、堵、清”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劝退”了在供电线路与设备上筑巢的鸟儿,为乡村群众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蓝田县供电公司集中处理371处鸟窝涉及38条10千伏线路,因鸟害造成的故障显著降低,故障率由原来的51.6%降至16.2%。较2019至2021年,全年由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下降15%,多售出电量320万千瓦时。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