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法治保障 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来源:西安晚报 2021-11-12 12:44

811da2ac840dc9ad3145b5edb0b3a6d9.png

在曲江老年公寓,工作人员组织老人进行剪纸活动。市民政局供图

2020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西安市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为推动《条例》落地落实,2020年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等2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市养老服务发展工作任务,部门协作合力不断形成,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条例》实施以来,市民政局先后印发《<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就《条例》宣传进行了安排部署,连续两年专门聘请第三方传媒公司策划宣传。在全市开展“条例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依托区县组织30场主题宣传活动,深入200个社区开展“送条例进社区”活动,发放《条例》单行本1.1万份、宣传册6.5万余份,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刊发《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宣传周活动启动》等12篇系列报道,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养老问题、关注养老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条例》实施过程中政策措施纵向上相连贯、横向上相协调,市民政局先后制定印发《西安市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子女享受带薪护理时间实施办法(试行)》《西安市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指南(试行)》《西安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为进一步推进《条例》落地见效,2021年市民政局先后赴民政部,重庆、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召开专题会议19次,开展走访调研16次,对标国家要求、对标群众需求,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聚焦设施建设、功能提升、要素保障等5个方面,起草了《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11月1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

围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市民政局及时修订《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分区分级规划养老服务设施。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镇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方式,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为加快设施建设,2021年市民政局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5次对各区县、开发区养老服务工作任务进行督导检查,4次下发检查通报;开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管理平台,实时监管项目建设进度。《条例》实施以来,先后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69个、提升改造235个,建成40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老年助餐点112个,新增养老床位12059张。

同时,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共制定省市养老服务标准6个,承担省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8家,承担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4家,带动提高了全市养老服务质量和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素质,2020年依托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院校,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3840余人次。在各级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中,西安市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不断加强养老服务监督检查,连续两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现场检查、过程监督、评价反馈等方式,对全市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督导检查、评估,提升养老机构整体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养老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养老服务工作既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市民政局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条例》和《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本组稿件由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晓云 采写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