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西安火炬传递活动12日举行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9-11 12:50

c91a5f1f3382c32f98d49bb4e619e9d7.jpeg

远眺西安奥体中心。(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摄 资料图片)

一朝入长安,一眼望千年。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西安火炬传递活动将于9月12日进行。本站火炬传递起点设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终点位于十四运会主赛场西安奥体中心中央广场,全程9.9公里,途经西安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这短短的9.9公里路线中,既可领略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丝路新起点的别样风采,又能感受“文体、科技”兼容的创新活力、西安奥体中心的时尚现代,中欧班列轰鸣启程的开放脉动,用心品味徐徐展开的绿色生态、现代时尚、开放包容的西安发展新画卷……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崭新的西安。

绿色生态 山水画卷美不胜收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此次火炬传递途经浐河、灞河。浐河、灞河既是“八水绕长安”的组成河流,也是承载历史变迁的文化河流。从90万年前“蓝田猿人”的足迹,到6000年前母系氏族的“半坡文化”,再到5000年前米家崖遗址,在这里,文化传承不断。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乐亭留别》中曾写道:“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灞柳送别”的美名也逐渐传扬开来。

这里曾经是“城郊荒滩”,随着近年来治理力度的加大,浐灞生态区逐渐变为水清碧如黛、柳绿随飞舞的“都市绿肺”,成为西安“人、城、水、绿”和谐依存的一个缩影。

火炬传递将途经灞河滨水景观带,沿岸设置了大型集散广场,梳理林下空间,打开景观视觉通廊,优化改造水系驳岸,完善园路、服务建筑等内容,营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城共融”的景观氛围。这其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慢行道,就是深受西安市民青睐的“三河一山”绿道。“三河一山”绿道是西安市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的重点工程,它以灞河、渭河、沣河和秦岭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以水质提升、河道治理、路网连通、城市增绿、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为重点,串联起103个生态节点、42个人文历史遗迹、109个休憩驿站。这条精心打造的城市生态绿道提供了可漫步、长跑、骑行的全民运动长廊,构筑起一条展示西安城市形象、实现“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动感快线。

在火炬传递线路的沿途,广运潭公园向大家热情地“打招呼”。广运潭是盛唐时期主要的港口之一,“灞上烟柳长堤,关中风情广运”,描写的正是千年前的浐灞盛景。如今的广运潭公园成了市民亲水休憩的胜地,与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雁鸣湖休闲公园、桃花潭公园、滋水公园组成的浐灞六大生态公园,共同成就了一幅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流动山水画卷”,映射出西安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的殷实成果。

开放包容 丝路新起点展现别样风采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西安起跑仪式将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因其造型独特,这里被西安市民亲切地称为“月光宝盒”。每当夜幕降临时,上下月牙对称点亮,通体晶莹剔透,在灞河之上与古都夜色交相辉映,勾勒出恢宏历史与时尚现代融合的西安之美。

千年古都文明和现代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优美整洁富有文化诗意的壮丽景观,西安以筹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坚持“只留经典、不留遗憾”,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加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以全运之名,绽放城市风采,迎接四海宾朋。

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早在3000多年前,西安就与许多国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近年来,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速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持续做大临空经济规模、推动外贸外资企业稳健发展,在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高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重构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火炬途经的港兴三路向东约4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西安港。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全国线路辐射最广、运输时效最快、综合成本最低、服务功能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五最班列”。

奥体大道区域先后引进了招商局丝路总部、华润丝路总部、中铁丝路总部、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等十大企业总部,展示着西安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取得的骄人成果。

现代时尚 西安奥体中心活力满满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浐灞河两岸,上架桥梁、下通隧道,建成通车的“五桥二隧” 使奥体中心区域交通更加便捷,成为一条条畅达民生便捷的“幸福道”。其中,火炬传递途经香槐六路跨灞河桥,它是陕西省首座变截面连续钢桁梁桥,北贯西安奥体中心,南通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是服务十四运会的重要桥梁。

作为十四运会主会场城市,西安因势而为、乘势而上,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年多时间,17条快速路和11座大型互通立交全部建成,西安地铁“8线共建、7线联运”,通车总里程达到259公里。火车站改造工程和北客站枢纽一期建成投用,精心编织的交通路网,为百姓出行、产业发展和十四运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和火炬一同奔跑,一座蜿蜒在灞河上的宛若绸带的桥梁跨灞河慢行桥展现在眼前,它右岸连接奥体中心片区“长安云”“长安乐”项目,左岸连接长安书院片区。

“长安乐”是西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集歌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剧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长安云”是“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中心,集纳了科技、规划等展示功能。

与 “长安乐”“长安云”隔河相望,呈“品”字形排列的是长安书院,集美术馆、图书馆、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功能于一体,作为西安新时代文体中心,这一片区正在打造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公益性、娱教性的丝路文化体验新空间。

火炬传递还将途经西安奥体中心光影文化公园,这里综合运用喷泉、音乐、水幕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景光影文化表演。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当晚,美轮美奂的水景光影盛宴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西安收火仪式位于十四运会主赛场西安奥体中心中央广场。西安奥体中心是十四运会的主赛场,这里有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1.8万个座位的体育馆和4000个座位的游泳跳水馆,承担着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及田径、游泳、跳水等重要比赛任务。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展示着西安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近年来,西安市紧紧围绕“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做文章,积极打造“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已基本覆盖全市,各类体育场地共计1万余个,实施全民健身工程4300余个,年均全民健身活动超600个,参与人数占全市总人数50%。

圣火点燃梦想、拼搏书写荣光。

9月15日,圣火将进入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十四运会火炬塔。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西安火炬传递线路不仅展示着古城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点燃了西安市民百姓的全运热情。在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体育的热土陕西,我们共同期待着,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的到来!(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端 闫斌)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