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秦腔“全民热度”从荧屏内弥漫到荧屏外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2-11 21:52

秦腔“全民热度”从荧屏内弥漫到荧屏外

陕西戏曲广播第十一届戏迷大赛决赛引55万余人次全国网友围观

电视剧《装台》正在央视热播,秦腔是贯穿始末的重要元素,剧中人几乎个个都能来几嗓子秦腔,让全国观众深切感受到这一古老艺术在西安厚土上蓬勃的生命力和群众基础。从荧屏的“火热”到实际生活中的“火热”—— 12月11日,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戏曲广播联合主办的“秦腔好搭档——陕西戏曲广播第十一届戏迷大赛”在西安完美收官,55万余人次的全国网友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决赛直播,见证秦腔在三秦大地的“全民热度”。这也是我省首次在业余戏迷比赛中以组队的形式专门开办的戏曲赛事。

2c9de45797ad7176626cd39789b39076.jpeg

秦腔唱将组队亮相,名家戏迷共唱经典。作为我省品牌性戏曲群众赛事,今年陕西戏曲广播戏迷大赛首次以 “秦腔好搭档”为主题开赛,自4月开赛以来,数百组来自全省多地的戏迷组队参与,大赛在各个环节积极引入新媒体传播,为传统戏曲的传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8月,两场复赛落户宝鸡;9月,在15万网友的见证下,从半决赛披荆斩棘的10组搭档拿到决赛通行证。

5ba87269979a8779e6cf149459f2138b.jpeg

作为“百里挑一”的佼佼者,11日西安总决赛现场,十组登台选手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唱功表演、到台风气韵,很多选手表现已不亚于专业选手,他们中,有人演唱了秦腔《铡美案》《火焰驹》《花亭相会》《走雪》等脍炙人口经典名段,也有选手演唱了《十二把镰刀》《屠夫状元》等耳熟能详的眉户剧目,博得喝彩和掌声如雷。

有夫妻参赛,有姐妹成组,有婆媳搭档,有邻里携手……记者获悉,当日参加总决赛的十组选手中,年龄最长的已年近八旬,最年轻的是八零后的新生力量,选手大多是中青年人,代表了陕西戏曲民间基础的青春力量,这十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有普通的公司职员,有个体经商者,有农民朋友,还有的是长年活跃在民间的秦腔爱好者。“作为一名专业秦腔从业者,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秦腔艺术在三秦大地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我们都是秦腔人,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小锋作为现场评委,不仅进行了现场评判,还为大家奉献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花亭相会》。

afe0078c6e1c35b9a9f09b7c83a16133.jpeg

1f0b16dd2c050a81f121bacec7e392d0.jpeg

5c0ca59ec312a33921595e0c51008c61.jpeg

经过激烈比拼,杨蕊、史朝晖最终摘得“秦腔好搭档”冠军荣誉,李锐欢、徐维兵荣获“秦腔好搭档”亚军,乔荣艳、黎雅慧荣获“秦腔好搭档”季军。

7df2f060da8feb0b031cbc703c8421c4.jpeg

“作为一名戏迷,平时的演出都在自乐班,非常感谢大赛平台,让我们得到锻炼。”参赛选手徐维兵高兴地说。来自宝鸡的参赛选手张永红则说:“秦腔仿佛一个纽带,把我们这些爱戏的人都聚在了一起。”而对于已年逾古稀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桂英而言,大赛涌现出了一批实力雄厚、深得观众喜爱的民间高手,他们为秦腔艺术传承弘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最让她难抑激动的,“只有戏迷的队伍提升了,我们秦腔的整体水平才会提升,希望民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