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骨科专家齐聚一堂论“保膝” 共谋发展为患者点燃新“膝”望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2-05 23:2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怎样尽最大可能保住膝盖,是每位骨科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12月5日,由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西北保膝大会暨西安第四届保膝截骨大会召开,全国多省市著名骨科专家齐聚一堂,进行授课演讲、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共同剖析膝关节周围技术应用中的要点与难点,推动保膝、保髋、保踝关节治疗的长足发展,为患者点燃新“膝”望。
截骨保膝大有“膝”望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承重关节之一,人们进入中老年阶段常会有关节面的软骨磨损,产生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导致日常生活功能的受限。老年人更是往往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罗圈腿、骨质增生、滑膜炎,究其病因都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据世卫组织报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在我国,针对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目前主流治疗手段就是全膝关节置换。
但在骨科门诊常会听到患者的抱怨,“我的膝关节不论上下楼还是走平路都疼,想出去走动走动都很困难。”“我的膝关节痛得厉害,都已经变形了。”……对于发生膝关节明显退变、变形的患者,传统治疗需要采用关节置换手术,通过切除关节表面软骨、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将其替换成金属假体,用骨水泥粘合,使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活动。然而,据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张兵介绍,20%的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因疼痛、僵硬而不满意,还有因关节假体感染、松动、使用寿命有限而需要翻修的。张兵说,假体使用寿命虽说有20年,但他遇到的患者多数在术后10多年就需要再次手术,因此膝关节置换不一定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尽最大可能保住膝关节”也成为每位骨科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
此次保膝大会就是通过一场学术盛宴告诉更多业内人士,除了“换关节”外,还可以通过精准微创保膝截骨手术来避免换关节或者“推迟换关节”。据张兵介绍,2010年他开始接触保膝截骨术,2014年技术逐渐成熟,随即在医院科室内大力推广,截至目前完成了300多例成功手术。许多病患一听到截骨二字就望而却步,但其实截骨术就是把膝关节矫正变直,纠正膝内翻,使膝关节的负重力线由损坏的关节间隙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关节间隙,改善关节负重的异常状态,降低骨内压,促进新的关节面形成,减轻症状。“简单来说就类似以前用一个肩膀挑水,术后就可以用两个肩膀平衡挑水,减轻单一受力。”张兵说。
趋利避害“膝”路宽
“与换膝相比,保膝保留了最多的骨量、保留关节所有的韧带,保留了关节的自然活动,手术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越来越受到业界认可和患者青睐。”张兵告诉记者,保膝截骨手术效果相当不错,该项技术保留了原有膝关节,不移除任何骨头,愈合很快,术后还可以满足较强的活动需求,这样患者自身膝盖软骨还可以再生,术后70-80%的患者不再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术。
“尽最大可能保住膝盖,是每位骨科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过去由于保膝技术引入中国较晚,不如全膝发展成熟,各地区保膝医学教育力量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地区的骨科医生只接受过全膝教育,对保膝手术了解不足。所以我们愿作保膝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将这项手术大力推广,让‘保膝’之路越走越宽。”被患者誉为“保膝卫士”的张兵表示,为了让更多患者知晓并享受到该项技术,近年来他率骨科团队多次到宁夏、甘肃等地的偏远乡村义诊,给当地基层医院提供保膝手术技术支持,为更多患者开启新“膝”望。
会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还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佛山市中医院骨十科进行了膝关节周围截骨技术培训中心授牌。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