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扶贫助力小康 中国西部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西安开幕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0-28 18:36
全面小康,艺术圆梦。为展示西部12省民间文艺的最新发展成果,10月28日,“最美小康路——中国西部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系列活动”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盛大开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化产业协会承办,为期5天。同期还举行了“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初评活动,“民艺+扶贫”“民艺+产业”西部论坛。
本次展览自2020年4月启动以来,经过主题创作作品征集,共收到1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协推荐作品计278件,其中重庆市18件、贵州省24件、广西27件、甘肃省27件、宁夏27件、内蒙古25件、青海省22件、四川省35件、陕西省45件、云南省15件,其他地区13件。各省作品特色鲜明,颇具看点。如陕西省推荐的皮影《社火》,人物造型既具有整体构思,精巧的布局与和谐的美感,又具有各自不同外貌和个性以及浓厚的装饰趣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烙画《军垦红色记忆历程长卷》,是兵团成立以来首幅以民间工艺美术中的现代套彩烙画艺术形式记录军垦记忆的历史长卷,是九师军垦文化传承的历史依据和文化成就;贵州省推荐的刺绣作品《水族马尾绣儿童背带》极具地方特色,水族马尾绣是一门传承上千年的技艺,工艺独特,刺绣手法灵活自如,表现了水族妇女祈福的美好意愿;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荐的民间编制刺绣《壮族壮锦》是大新县黑衣壮用于配带的腰巾,头上戴的头巾,颇具美感;内蒙古自治区推荐的蛋雕《奔马图》,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奔马身姿灵动,形态各异;青海省推荐的藏绣《千里和缘》,用精湛的藏绣技艺展现了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性时刻;四川省推荐的《蜀绣双面异型绣“熊猫与藏獒”》体现出了蜀绣双面异形、异色、异针法的精妙,形象逼真、形态生动;西藏自治区推荐的创新唐卡《消防唐卡组画》,以传统唐卡绘画材料、介质、技艺,描绘了寺庙文化建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点、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注意事项和自救逃生知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荐的剪纸《十二木卡姆》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极具新疆特色并申遗成功的十二木卡姆;云南省推荐的绳结《九如》,由齐白石《九如图》联想到“九如”的典故,将中国传统绳编艺术的丝缕编结技艺、中国风写意艺象与现代装饰艺术思维融合,表达人们对美好、如意、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本次展览通过展板和实物展出等形式,展现剪纸、刺绣、皮影、泥塑、玉雕、内画、农民画、陶瓷制品等传统工艺相关门类的传承保护成果,展现近年来西部民间艺术家助力脱贫攻坚、勇攀艺术高峰的精神风貌。
展览期间,同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以鼓励广大民间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展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精品。“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国家级最高奖项,两年评选一次。竞逐第十五届“山花奖”的作品要在本届博览会上揭开神秘面纱,接受评委和广大观众的评审、评议,这是业界期待的盛事,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西部12省的民艺精品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民间文艺工作者正在用他们的心灵和巧手,描绘着最美小康路上中国西部的风土民情、幸福家园、好人好事、美好生活,传递着脱贫攻坚路上的动人故事。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