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呀

第三届“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群英荟萃 非遗文化奋力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08-26 09:00

cfa4e2e927f00678d6d0b05b4e809c4f.jpeg

西部网讯 二胡演奏、戏曲表演,今年的七夕节(8月25日)渭南市临渭区灰堆遗址公园热闹非凡,第三届“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活动,一大早就在这里拉开了帷幕。临渭草编、澄城刺绣等来自渭南市10余种非遗项目应邀参展,深受现场观众热捧。

共庆七夕佳节 非遗项目文艺演出齐聚现场

启动仪式现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张智林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保护传承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保护队伍不断壮大,非遗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完备的四级代表作名录体系和一支稳定且富有活力的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张智林表示,希望以第三届“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活动为契机,非遗传承人共同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452ee6914e0e4fe59609324df5fa22e0.jpeg

陕西省文化馆副馆长邵怡宣布活动正式启动,选取少儿戏曲表演、碗碗腔演唱、民歌舞蹈等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节目精彩上演,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a5061ee311e702d7be7ab790ba965808.jpeg

据悉,第三届“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由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临渭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活动旨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宣传活动,增强七夕节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到宣传、继承、弘扬七夕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感。

e0164098adfec6bfee0ee3a720fd6ea7.jpeg

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 

近年来,陕西非遗工作已经在传承发展创新之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从非遗项目总体来看,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涵盖衣食住行,遍布三秦大地,旅游资源丰富,让非遗的资源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显示出活力,给予了非遗传承人们更深远的时代使命。

3af593317d12de2e6a99d3a56a99e795.jpeg

秦源影雕黑陶手艺人王月红在现场向围观群众热情介绍陶埙工艺,她讲到,“区别于其他陶制艺术品,秦源影雕黑陶采用先烧制再进行绘画雕刻。”作为渭南市非遗传承人,王月红坚持手艺三十年,也曾多次带着自己的工艺品走出国门,她讲到参与不同规模的非遗文化活动,对于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王月红告诉记者:“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工艺,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了解到。”

b54b007d7f42726f484c98dfe4061a9a.jpeg

草编技艺作为临渭区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通过天然原料与纯手工制作的结合,无论是装饰工艺品,还是日常实用类产品,比如:扇子、摇篮,都具有浓郁的田园乡土特色。

临渭区文化馆副馆长李莉告诉记者,这些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是巧娘们的亲手制作。随着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巧娘草编也进入到了中小学生研学项目之一,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进入文化馆进行观摩制作,给这项工艺助添了新的活力。“我们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受欢迎,传承队伍越来越壮大,巧娘们的手艺越来越出色,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李莉说道。

2bf0448c5b884b082b7b69790242228e.jpeg

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内涵表达形式,激活生命力,增强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这也正是陕西新农村巧娘才艺展示系列活动持续举办的初心,相信更多力量的注入,非遗文化势必迸发出新的活力来。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