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老人”的多彩生活 爱旅游、有特长、懂科技、会享受
2024-08-15 16:32
老人们在社区老年大学乐器班学习。 本报记者 姬娜 摄
老两口展示他们在旅游时收集并作画的石头。
老人们在社区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
爱旅游、有特长、懂科技、会享受……这届“新老人”,也称“活力老人”,和以往的老年人有许多不同。据统计,“60后”人口将以每年2000多万人的规模进入到退休年龄。那么,他们是怎么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又会催生哪些银发市场?8月12日-14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夫妻俩自驾游
屋内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石头,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贴有密密麻麻的彩色小纸。8月12日,记者来到居住在子午大道与长沣路交叉口附近的卢伟家中,今年68岁的卢先生笑道,“石头是我和老伴旅游时捡回来的,张贴彩色小纸的地方都是我们自驾游去过的地方,可以说全国大部分省、市、区,我们都去过了。”
“‘新老人’,新生活,多走出去看世界,开启不一样的人生。”退休后,卢先生和妻子张爱芬开始追求“诗和远方”。在雪山上,他们手牵手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在海边,他们赤足踏浪,享受着海风拂面的惬意与自由。
“今年6月份刚刚走完西北大环线,这趟旅程不仅仅是视觉的洗礼,更是灵魂的触动。”卢先生说,预计8月下旬他们要去黑龙江旅游。
“我喜欢运动,这几年多次参加马拉松欢乐跑,也喜欢开车,每次出去都是我开车。”卢先生说,他们平均一个月要出去旅游一次,一般是一到两周时间。
他们有个爱好,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收集当地的石头。记者看到石头上有许多图案,有的还写有珠穆朗玛峰、威海等字样。“石头上的这些图案是我画的,那些字是我写的。”张女士说,退休后,她在老年大学报了班,学习书画和舞蹈。屋内悬挂和存放了不少她的书画作品,得意之作是用中山篆、行书和秦小篆三种字体书写的《陋室铭》。
自学书法成立工作室
“我们六十多岁的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在西安市三桥街道蔺高村周占宏工作室,主人周先生对记者说道。只见他挥毫泼墨,苍劲有力的四个字“意气风发”便落在纸上。
退休后,想着开启新生活,用笔墨书写晚年生活的精彩与宁静,周先生喜欢上了书法。“年轻时当过木工,后来干过企业,再后来当了村委会主任。”周先生回忆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他便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学起,后来临摹经典碑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对书法的热爱,捕捉到字体的神韵,再后来越写越有劲儿。
为了把爱好变为特长,更好地提升自我,他积极参与各类书法交流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在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他开始尝试独立创作,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融入作品中。2021年,周占宏成为西安市三桥地区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
除了喜欢书法外,周先生还热衷公益,资助周至县等地的困难孩子,当地政府部门授予其“扶困助学,德善可书”等牌匾。此外,在各类慈善活动中,他捐赠了不少书法作品。
“新老人”爱旅游有特长懂科技会享受
卢伟、张爱芬、周占宏,只是“新老人”或者活力老人群体中的代表。
“新老人”,一般指年龄在60岁至69岁的老年人,或者有时候也指“60后”。据报道,近几年,“60后”人口将以每年2000多万人的规模进入到退休年龄。
“‘新老人’和以往的老年人存在诸多不同。”陕西省康养产业协会秘书长邹薇表示,从他们的观察和研究来看,首先,在健康观念上,“新老人”更加注重预防和保养,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会享受,以往的老年人多数可能更多是在身体出现问题后才去关注健康。其次,在消费观念方面,“新老人”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进行消费,他们追求时尚、科技产品,乐于尝试新的消费模式,而过去的老年人往往更注重储蓄,消费相对保守。再次,“新老人”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上更加多元化,熟练运用互联网,紧跟时代潮流。相比之下,以往的多数老年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和需求相对较弱。最后,在社交方式上,“新老人”更热衷于参与各类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
这样的变化,尤其在旅游方面表现明显。8月14日,记者在永松路附近采访陕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省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杨蓉时,她表示,这一群体已成为旅游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他们‘有钱有闲’,更注重旅游的品质和体验,追求深度游、文化游等。”杨蓉对记者说,相比以前的老年人,活力老人更加开放和包容,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接受新兴旅游方式,如房车旅行、民宿体验等。
此外,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一点也可以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得到印证,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2.5%,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另据携程发布的《银发族出游趋势洞察》显示,近年来,以“50后”“60后”为突出代表的老年群体显示出了强劲的消费需求。
康养旅居等将成银发经济新的增长点
和老伴、好友们挑选一处风景优美、体验感好的城市,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看风景、尝美食、品文化。这种结合居住、旅游、休闲、度假、疗养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康养旅居。
“活力老人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活力,康养旅居等方面的消费将成为银发经济新的增长点。”杨蓉表示,目前,我省多地已开始积极探索,推出康养旅居相关计划或项目,像留坝县、石泉县、汉阴县、永寿县、旬邑县、太白县等地。
“‘新老人’的退休生活正在催生众多新兴的‘银发市场’。”邹薇表示,除了康养旅居市场外,其次是智慧养老市场,其潜力巨大,包括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家居系统、远程医疗服务等。
田园养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带动了乡村养老地产、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回老家或去农村,白天种地晚上写回忆录”也成了一些“新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催生专属老年人的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我们将打造‘三平台一论坛’,即银发经济产业创新孵化平台、银发经济人才培训交流平台、‘一键式’旅居康养综合服务平台、‘一带一路’银发经济论坛永久会址。”8月13日,在“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园总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打造一站式银龄生活沉浸式体验中心场景,目前该项目处于筹备阶段。记者看到,一层已陈列有适老化的相关产品。
“在家网购,外出叫网约车,会拍视频、直播。”这是贾先生等活力老人的“标配”。一份由阿里健康研究院发布的《新老人互联网健康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很多“新老人”通过购物车传递了对“更美”“更瘦”的诉求。
一些社区也与“新老人”发生着一场“双向奔赴”。8月13日,记者走进雁塔区杜城街道中铁尚都城社区,老年大学、食堂等一应俱全。书画班老师靳先生称,来学习的人中以60多岁的老人居多。“16节课,280元,也不贵,我也学会画画了。”一位老人说。
“我报了社区老年大学的模特班、舞蹈班、葫芦丝班……”刘女士笑道,退休后,她的生活被各种兴趣班“占”满了,学到很多东西,每逢节日有汇演,忙得不亦乐乎。
多方合力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
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为养老产业、消费市场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民生组组长石英说,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应对好挑战。建议相关部门要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加强监管。像之前见诸报端的保健品套路、低价旅游、电信诈骗等事件的主要受骗对象是老年人,相关部门要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尽量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行业、企业要精准聚焦目标人群,在餐饮、文化、旅游、养生等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开发适老化产品,打造养老消费服务驿站或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目的是让老年人有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就近在社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新模式,让老年人就近有所乐。比如办老年大学,让老年人消费得起、质量有保障;比如借助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养老走进社区。
此外,老年人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多方合力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