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算好闲置土地账
来源:铜川日报 2022-09-07 10:18
闲置的废弃矿区“腾笼换鸟”变身环境优美的公园 通讯员 康丽丽摄
铜川作为一个资源转型城市,闲置厂房、老旧矿区有很多,如何利用好这些土地,让它变废为宝,成了每个人关注、关心的话题。
数据显示,近年来,在铜川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推动下,2021年全市消化处置2017年以前批而未供土地3828亩,盘活利用低效土地,闲置土地处置率100%。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受到陕西省政府通报表彰,并奖励1000亩用地计划指标,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
昔日破败的旧厂区、旧厂房,摇身一变“高颜值”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了教书育人、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近日,记者走进王益中学、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近距离了解我市科学用地、管地带来的民生福利。
废弃工厂变身新型园林式智慧学校
漫步王益中学校园,崭新的教学楼里传出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草地和几栋破旧、遍地积水的废弃厂房。
“王益中学面积共192.75亩,这块土地曾经是原陕西东风车桥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低效工业和配套住宅用地,我们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2020年6月8日划拨给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用于王益中学项目建设。该项目是我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王益辖区内唯一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高中。”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学校新建单体建筑11栋,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图书楼、实验楼、科技楼、艺术楼等。整个校园设计动静结合,绿化美化因地制宜、错落有致,是一所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高品质的新型园林式智慧学校。
“学校不仅漂亮,教学水平也非常高,孩子们在这里面上学,我们做家长的很放心。”
“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篮球场等课外活动场所修建得很高大上,推动了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智能化、科技化水平高,为我们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平台。”
……
说起学校的环境和教学质量,师生和家长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老旧矿区“腾笼换鸟”成公园
绿荫成片,芳草迷醉。如今的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风景美如画。
“我们目前位于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遗址公园整体空间布局为两个空间,四大板块,十二大分区,将建设地上煤矿文化动态体验空间,地下煤矿精神静心感受空间等。遗址公园项目的井下改造已经完成,大家随我到这边来。”刚走进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项目现场,记者就被讲解员的介绍吸引。
这里曾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矿区占地面积3432亩,鼎盛时期有职工和家属共约3万人。2015年,王石凹煤矿正式关闭。
为保留历史遗迹,促进旅游发展,王石凹煤矿遗址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把面积61万平方米的老旧矿区,打造成了老百姓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华丽转身的矿区沟壑变平川、荒山铺绿装。“我从小就在王石凹矿生活,从来没想到过,这么破败的矿区环境能变得这么漂亮,现在来旅游打卡的人络绎不绝。”土生土长在王石凹矿的史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复合型景区,利用井下空间打造“世界第一深井穿越体验之旅”体验项目。项目的建成,将填补铜川市乃至陕西省工业旅游的空白,成为对外展示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的平台,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形成综合产业链条,让现代旅游顺应铜川城市转型、产业发展的战略。同时随着项目的实施,通过保护树木、打造风景林、重点绿化美化等方式,将有效改善王石凹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细算土地账
近年来,铜川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科学管地用地,精准报批、精准供应。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供地政策标准,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合理安排供应时序。2021年130个市级重点项目规划土地全部办理到位,有效保障了百利坤艾氢、卡美特汽车零部件、合凤高速等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和布局基础设施时,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引导项目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主动挖潜盘活低效用地,精打细算用好新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好每一寸土地,用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大的产出效益。全市建设用地供地率达到82%以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扎实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市政府印发了《铜川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以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实行工作任务“一个台账清单”和措施责任“一张信息表”,全面落实“一地一策”,定期研判破解工作难题,建立了每周报告、每月例会、定期督导通报工作机制。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我市科学管地用地破解发展的空间瓶颈,趟出了一条饱含“金量”的高效用地路径。
用“心”衡量土地长远账
如何平衡土地保护与利用?铜川的选择是因地制宜、合理施策。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据了解,今年,市自然资源局将制定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规划管控、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综合措施,指导区县、园区通过“腾笼换鸟”、招商合作、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快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指导耀州区、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董家河园区开展“标准地”改革试点,指导王益区开展自然资源第一批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工作,综合施策,统筹发力,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更多的效益。
记者手记:采访过程中,老百姓说得最多的就是,身边土地“腾笼换鸟”后,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舒适,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民生工程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土地可谓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用得好、用得妙,关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老百姓点赞铜川土地利用成果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合理、长远的规划,并切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