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把我们的经验告诉世界:张文宏主编抗疫新书海外版正式发行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6-06 22:18

6月5日下午,由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主编的《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海外版新书发布会暨捐赠仪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举行。

本文图片均来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出版社方面获悉: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姜复生处长,原著作者、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中文版主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陈超,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永彬,世界科技出版集团代表,译者代表等嘉宾出席了上述新书发布会。

《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中文版四种书影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在发布会上介绍:《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一书的出版,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水平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海外版的出版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抗疫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也是中国学者以抗疫专著通过海外出版社和主流渠道走向国际,同时参加到国际抗疫第一线的重要行动,它分享了中国科学家抗疫经验和方案,同时也传递了中国科学家抗疫的声音,具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也表示:《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的出版,在关键时刻彰显复旦的医者仁心和大学使命。本书多语种的翻译和出版计划也得到了全球的支持和响应。复旦大学的老朋友,晨兴资本的创始人陈乐宗博士通过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支持并建言。来自全球的诸多医学和翻译专家、学生市民等志愿为书籍的多语种出版出力献策。这本书的出版体现了一种纯粹的国际主义精神,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伟大实践。

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姜复生认为:《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这本书的版权输出到多国,将会为复杂多变的全球抗疫形式作出新的贡献。期待复旦社再接再厉,充分依托上海,特别是复旦大学的强大医疗资源,主动服务好医学发展最新的进展和理论创新,把学科建设和科学普及的选题策划好、出版好,为打造上海医学出版传播高峰多做贡献。

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代表新书出版方发言时分享:在我们最感到焦虑和恐慌的时候,张教授的声音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让大家知道这个事情只要按照科学规律去做,我们是可以战胜它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海外发行把这样的声音传递到全世界。

张文宏抗疫新书海外出版方世界科技出版集团主席潘国驹通过视频谈及该书意义时称赞:这本书的出版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涵盖了COVID-19最新临床研究的课题,还旨在分享中国对COVID-19病毒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这对英语国家现阶段的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本书的英文版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出版界知之甚少,在国内图书市场95%以上关于中国的图书都是用汉语的。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经验值得世界学习,我们希望通过翻译出版更多关于中国的英文版图书,以期架起中西方沟通的桥梁。

另一海外合作出版方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董事长莫罕·卡尔诗也通过视频表示:众所周知,张文宏医生是上海新冠病毒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医生和他的同事们竭尽所能,成功地治疗了300多名新冠病毒病毒肺炎患者。他们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宝贵经验被总结为上海COVID-19综合治疗专家的共识并发表于《中国传染病杂志》上。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我们能够以多种语言出版并提早发布,它将挽救许多生命。

根据澎湃新闻今年4月初报道,张文宏新著《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为向全球各国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复旦大学出版社在3月27日发布了张文宏教授新书海外翻译出版招募令,向全社会招募翻译志愿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一书由张文宏教授主编、翁心华教授主审。中国工程院闻玉梅院士、李兰娟院士联袂推荐。张文宏教授及其团队愿意将本书著作版权无偿授予复旦大学出版社,由出版社联系海外翻译出版事宜,将向西班牙、意大利、伊朗等国提供免费版权。

在此前的招募令中,出版社方面透露:选中的译者均享有署名权。本项目系免费输出的版权合作,故志愿参与的译者不支付翻译费,审稿专家支付审稿费,望予理解。随后,该书英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翻译团队通过招募令正式组建,每一团队各有13名专业译者。

对于为何选择“全球招募志愿译者”这一方式,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永彬在5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透露:在正式出版前,在3月中旬,版权部就得知张文宏教授有意将该书的海外版权无偿授予出版社,通过推出海外版,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方案和做法。版权部随即通过学校外办尝试联络各国驻沪领馆,并寄赠样书,希望借助领馆或领馆推荐的翻译力量及领馆所在国的出版社来完成翻译出版任务,遗憾的是,回应寥寥。我们又尝试联系国内高校的外语院校翻译,但一来小语种译者难找,二是正处疫情期间,时间不能保证。我们又联系国内专业翻译公司,但小语种翻译报价每千字达600-700元,且时间不能保证。

张永彬介绍:时间不等人。我记得那天是3月27日下午,我们召集版权部、医学分社、宣传部三个部门的领导商议找译者的事,最后决定向全球发布翻译志愿者招募令,当天晚上9:30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公众号上正式发布。招募令一出,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澎湃新闻、上观等百余种中央和地方媒体予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网络阅读量达6600万人次。截止3月31日,短短四天,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606名志愿者发来的应征邮件和试译稿,反响之热烈,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为何是13位译者?张永彬介绍:这是当时我们内部确定的数字,是根据一个月的出版周期来倒推的。当时测算留给初稿翻译的时间只有七天,留给统稿审定的时间也是七天。具体依据是中文版共26章,每人承担2章,每人每天译3000-4000字,一周左右完成译稿,再花一周时间统稿、定稿,其余时间留给外方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方面在发布会上表示:书中三个版本正式列名的译者有39位(13*3=39),他们是606位志愿者的代表,也是背后无数支持者的代表,他们的无私奉献,感动着我们;这些译者和志愿者长长的名单,我们无法一一报出他们的姓名,他们也无法来到现场,借发布会的机会,向他们致敬!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