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中国航天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3 13:13

“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天和”遨游星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d94352e081861d7e62339d83861d319c.jpeg

金秋时节,中国航天一派繁忙景象。从最北端的胡杨林旁,到最南端的椰子树下,从载人航天到商业发射,各型火箭陆续进场,发射塔架整装待发。今年,中国航天的发射次数有望达到100次,再创历史新高。相比十年前,航天发射数量增长了6倍。

da8d5178101ad1fba1b760de0cf5e852.jpeg

文昌航天发射场总体系统高级工程师 晏政:现在有两个新厂房,还有两个新的转运平台在组建。将来长五系列和长七系列的火箭我们能够实现发射能力的翻番。

ad5ae2bb5d83afce241567e5c5723cfd.jpeg

发射能力的大幅提升带来了中国航天舞台的不断拓展。

6383b52b2265224e84bb8e496f10b8e6.jpeg

时间回到54年前,1970年4月24日,举全国之力打造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当《东方红》在太空中唱响的同时,也拉开了中国航天奋进征程的大幕。

3965426245de5750c32bfde704253913.jpeg

如今,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900颗,相比十年前,增长了9倍,北斗导航日均使用量超过了6000亿次,手机直连卫星不再是梦想。中国星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服务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的中国航天,创新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9a3c190ff47b193fa7422cc09c46ceae.jpe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天问”探火,“嫦娥”揽月,“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安全稳定运行一千二百多天,中国人逐梦太空的脚步不断前行。

fb7ed2a92747cc3f0896dc2e6e302683.jpeg

航天员 王亚平:作为一名航天员,能够有幸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运,能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当中,并为之拼搏奋斗,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32b7b23621d17b54a6d897db6b0572ff.jpeg

如今的中国航天,空间成果不断涌现。太空水稻有望实现优质增产,太空黄瓜、太空番茄等蔬菜备受好评,航天育种助力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4000余项空间应用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3a41cd94fb96f81e14e58d6f123a9063.jpeg

如今的中国航天,新动能不断注入。海南、安徽、陕西、上海、北京等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从2017年开始,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今年,预计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b6a7e9ac87c06d7e21878d006197ed6f.jpeg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党委书记 孟令杰:去年54%的卫星都是由商业航天完成的,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商业航天为整个高端装备的制造业、卫星运营服务,还有下游广泛的卫星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c9c3576b9c6179f9da4422c6744ce53.jpeg

面向未来,中国航天已经规划了更宏伟的蓝图。今年,中国航天两型新火箭将首飞,“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加速建设,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超300个航天器将被送入太空。

83a380f31f3846634cc4985c16257621.jpeg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 吕波:中国航天已经部署实施多项宏大计划,重型运载火箭稳步推进,载人登月计划实施进展顺利,包括火星采样返回等行星探测工程任务也已经全面展开。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