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预期 助增长】渭南:“五增值一提升”加速项目审批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26 08:23
立冬后的秦东大地,寒意渐浓,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者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现场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
这股发展热潮的背后,离不开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实施的“五增值一提升”服务模式的强力支撑。该模式通过政策解读、惠企礼包、资源链接、帮办辅导、数据赋能五大增值服务,持续提升审批效能,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通过‘政策解读增值’服务,已精准服务卫健、体育、教育及生态保护修复等7个领域11个项目。”11月24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杨博表示,这项服务的核心是当好“政策宣传员”,审批人员深入研究项目申报要求,与企业面对面核对申报主体、实施范围等关键信息,确保申报材料一次通过,有效避免重复修改带来的时间损耗。
陕西友发钢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福亮对此感受颇深。今年10月,该公司管道生产线项目急需办理节能审查手续。正当企业经办人一筹莫展时,韩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帮助,线上指导准备资料,一对一破解申报难题。更让企业省时省力的是“圈阅式审查”服务——审批人员将资料问题逐一标注并一次性反馈,让企业修改精准高效。
“惠企礼包增值”服务把政务便利送到群众和企业“家门口”。渭南市创新开展政务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活动,“点餐”般精准对接需求,“赶集”般下沉服务力量,将税费减免、资质办理等政策打包成“惠企礼包”精准推送。今年以来,渭南市已开展此类活动60余次,服务群众、企业超8万人次,让政策红利直达末梢。
“资源链接增值”服务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协同审批提速。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渭南市公开推介适合民间资本参与的优质项目信息,帮助企业快速捕捉投资机遇;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多部门并联审批机制,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让项目审批从“接力跑”变为“齐步走”。
全程免费的“帮办辅导增值”服务,让政务服务充满温度。澄城县帮办代办小分队成员路敏就是企业口中的“项目管家”,负责提供从需求梳理到手续办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今年10月,澄城县润农绿能实业有限公司的项目因涉及多部门审批出现“衔接壁垒”,而企业生产设备已陆续到场,投产迫在眉睫。路敏与小分队成员立即介入,协助企业完成在线申报,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对关键手续全程“盯办”,最终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帮助企业比预期提前一个月拿到全部手续并顺利投产。
“工作氛围更暖了,服务效率更高了,团队协作更顺了”,路敏用“三个更”概括服务模式带来的变化。数据显示,渭南市帮办代办服务已累计服务项目662个,企业满意度达99.5%,为项目节省代办成本超600万元。
“数据赋能增值”让审批服务迈入智能时代。渭南深化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政务服务网融合应用,系统梳理审批事项关联关系,整合精简办理要素,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16个事项被整合为“一件事”办理,办理时间减少25%,跑动次数减少4次,前期提交过的资料全程共享无需重复提交,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在单项服务优化的基础上,渭南以“常态提升效能”推动流程精简长效化。通过推行“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的“四减一优”改革,以容缺受理精简材料、并联审批压缩时限、简易审批减少环节、全程网办减少跑动,多项举措协同发力,确保审批效能持续提升。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分管项目审批负责人姚永刚表示:“‘五增值一提升’服务模式,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也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企业急难愁盼,在审批流程再优化、服务质效再提升上精耕细作,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为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记者 陈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