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潮”起来!让生活充满快乐——咸阳用群众文化活动点亮城市夜生活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12 09:01

10月31日,咸阳湖畔音乐会精彩上演。
晚风轻拂,动人的旋律随风飘扬……10月31日晚,在咸阳湖畔统一广场,咸阳湖畔音乐会2025年收官之夜精彩上演。群众或驻足聆听,或随乐轻摇,尽情享受“家门口”的文化时光。
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名单。咸阳市湖畔音乐会与“戏迷大叫板”荣登榜单,以“零门票、全开放”的姿态展现了咸阳群众文化的蓬勃活力,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闪亮名片。
湖畔音乐会:
现代旋律引发群众共鸣
这是一场不收门票的音乐会,这是没有围墙的全民大舞台。
咸阳湖水波荡漾,湖畔人头攒动。一首摇滚乐响起,激昂的鼓点与高亢的歌声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数百名观众不约而同地举起手机,打开闪光灯,随节奏摇摆,大合唱一波接一波。
“今天是收官之夜。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包含咸阳元素的原创音乐作品,希望把音乐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乐队主唱闫源说,“观众都很热情,甚至有专程从西安、宝鸡、渭南赶来的朋友,让我非常感动。”
作为咸阳标志性群众文化活动,湖畔音乐会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已经演出超百场,累计吸引线下观众超30万人次,线上观看突破200万次。
从“八一”军人专场的铿锵军歌到七夕专场的浪漫点歌,从“六一”儿童节的欢快旋律到中秋佳节的温馨咏叹,湖畔音乐会紧扣节日主题打造特色内容,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我们想打造一个大家能共同参与、一起欢唱的平台,而非一场单向的演出。”咸阳演艺艺术团团长赵杨说。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畔音乐会不仅惠及本地居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还吸引全省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有效拉动了咸阳湖景区的餐饮、住宿与旅游消费,成为点亮城市夜经济、驱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
“戏迷大叫板”:
传统戏曲登上全民舞台
湖畔音乐会充满现代音符,“戏迷大叫板”则传承传统乡音。
8月16日晚,在咸阳湖景区滨河湿地公园的荷韵广场,数盏大灯照亮一方舞台,群众戏迷轮番登台,热情开唱。
一曲秦腔《铡美案》开唱,高亢的声音划破夜空,铿锵激越。紧接着,《打镇台》《梁秋燕》《智取威虎山》等经典选段轮番上演,台下的掌声与喝彩声经久不息。
“我做饭时爱哼几句秦腔。咸阳爱唱戏的人很多,这个平台让我们能提升水平、展示自己,必须点赞!”参赛者张英英兴奋地说。
自2024年推出以来,“戏迷大叫板”已举办30余场,以“零门槛参赛”的开放姿态,吸引了从青年学子到资深戏迷的广泛参与,让普通群众站上C位,成为舞台的主角。
活动中,雄浑豪迈的秦腔、细腻委婉的眉户、刚柔并济的弦板腔展现了传统地方戏曲的丰富性与艺术魅力。
“我们特意采用了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鼓励群众不论年龄、不论功底,都能上台打拍子、哼调子,在戏曲韵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赵杨说。
咸阳市演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将拓展至线上平台,并设立分会场,让更多戏迷朋友一展风采。
露台音乐会:
市井烟火开启文旅新篇
以一碗“汇通面”闻名的汇通夜市,早已成为咸阳的城市名片。这里是一个美食地标,充满了烟火气。
9月19日晚,汇通露台音乐会“打起手鼓唱起歌”主题专场在汇通夜市火热开唱。楼下,几十家面摊热气蒸腾;二楼露台上,歌手的歌声悠扬婉转。
“我们来夜市吃饭,被二楼的表演吸引了。这里烟火气十足,边吃边听音乐,体验特别棒。”游客吴倩和朋友对此赞不绝口。
汇通露台音乐会演员、西安市南门乐队鼓手赵子萍说:“氛围非常好!烟火气加上音乐声,这种形式新颖又接地气,现场反响非常热烈。”
今年“五一”假期,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推出露台音乐会,以“音乐+美食”为核心,开启文旅融合新探索。音乐会突破传统场地限制,在夜市二层露台搭建专业舞台,形成“上层演出、下层消费”的立体场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在节目设计上,我们采用‘秦地文化+多元曲风’融合模式,既深挖传统,将秦腔、华阴老腔等与电子音乐、摇滚乐创新融合,又紧扣大众喜好,推出经典老歌、民谣、校园青春等主题专场。”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露台音乐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显著。据统计,“五一”假期首演3天,音乐会吸引了5万余人次参加,常态化运营后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1万人次,直接推动汇通夜市客流量同比提升15%、夜间消费占比提高10%,实现了“一碗面带动一座城”的品牌效应。
从湖畔的现代乐章到戏迷的古调新声,再到夜市露台的烟火旋律,咸阳正通过多元开放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文化深深扎根于群众日常生活,持续为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记者 张乐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