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丨从纸上到心头:蓝田千年乡约育新风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15 08:10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激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潜力,推动乡村风气和农民精神风貌持续向好。今日起,陕报开设“文明乡风”栏目,记录三秦儿女参与文明实践的鲜活场景,分享全省各地培育文明乡风的创新经验,挖掘家风家训的动人故事,展现村规民约的实践成效,倡导携手同心为文明乡风建设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描绘幸福图景。
“见善必行,闻过必改……”10月13日,记者在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乔村的乡约文化广场看到,一面镌刻着《吕氏乡约》经典格言的文化墙格外醒目。带着孩子驻足在墙前的村民王艳说:“现在村里搞治理、评先进,都照着老祖宗的道理来。”
北宋吕氏兄弟在家乡蓝田首推成文乡约,曾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如今,蓝田县深挖《吕氏乡约》精髓,创造性订立《蓝田新乡约》,实施“立约、传约、行约”乡约传承工程,将乡规民约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成为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风文明的关键抓手。
新乡约被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成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推举道德模范的重要标尺,在调解纠纷、移风易俗、环境维护中促进基层善治。目前,全县创建省级、市级、县级文明村镇256个,涌现“十星级文明户”1万余户、各类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322位。
村干部送上刻有“明礼诚孝”的家风牌匾、志愿者表演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回忆起自己在蓝田县三里镇青羊庄村举办的婚礼,朱强感慨不已:“简朴温馨又有文化味儿,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热闹。”
2019年,面对当地一些婚礼中出现的低俗婚闹现象,朱强找到乡村司仪李卫斌,希望办一场不一样的婚礼。这一想法,正与蓝田县推广新民风、重塑新婚礼的探索不谋而合。蓝田县从《吕氏乡约》中提炼“德”之精髓,精心设计了“诵乡约、立家训、传思想、感党恩、送文化”五大仪式环节。
“《吕氏乡约》的核心就在一个‘德’字。尊重新人、敬重长辈,用文化的温度传递祝福。”仪式上,李卫斌的这番话赢得了全场掌声。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式婚礼,迅速在当地传开。
2019年10月,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县推广“蓝田新婚礼”,秉持“一户办婚礼,教育一村人”的理念,至今已举办980余场,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蓝田的治理之变,深植于《吕氏乡约》的土壤。近年来,当地以“枫桥经验”为引,以乡约为根,创新“枫桥+乡约”治理模式。蓝田县公安局文姬路派出所调解员潘尊毅对此深有体会。从小听“四吕”故事长大的他,如今用乡约化解了近百起纠纷。2021年3月至2025年5月,该所调解团队共成功调解388起矛盾纠纷,屡获荣誉。
为厚植文明土壤,蓝田设立“四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成员皆是村中贤达。乡约精神不仅刻上“乡约墙”,还被印成5万余册《蓝田新乡约》绘本走进千家万户。
为传承这份遗产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蓝田按照“古今结合、易懂实用、符合法治”的原则,系统推进“立约、传约、行约”工程。蓝田县委宣传部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赓续《吕氏乡约》,制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蓝田新乡约》,遏制铺张浪费、不孝父母、邻里不睦等不良风气。
如今,乡约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纪录片《蓝田白鹿魂》《中国影像方志——蓝田篇》登陆央视,《吕氏乡约》专题片被中纪委在全国推广。《吕氏乡约》的影响甚至跨越地域。在韩国庆尚南道也有一个叫“蓝田”的地方,那里的民众至今仍在践行着相似的乡约精神。
81岁的蓝田县王维四吕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效东站在乔村乡约文化广场前,望着四吕雕像感叹:“这千年乡约早已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而是活在人心头的规矩。”它从书斋走向乡野,从蓝田走向世界,持续为建设美好家园、涵养时代新风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与治理智慧。
记者 苗雨蒙 梁易炜 实习生 权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