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架 在陕试飞成功!记者对话试验基地负责人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25-02-13 08:26

webwxgetmsgimg (35).jpg

在无人机这条新赛道上,陕西又一次走在了前头。

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日前在陕西试飞成功。

按照陕西本地媒体报道中的说法,这是陕西在液氢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验证了液氢在大载重航空应用中的潜力与可行性,为我国液氢商业化应用和低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当液氢遇上无人机

广阔蓝天,前景无限。

低空经济已是当下最火的赛道之一,传统航空航天大省的陕西同样也在加快布局。

目前,无人机产业是陕西重点发展的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此次试飞的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其与众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是,走液氢技术路线,二是,载重大、航程远,单次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氢能源燃烧后仅产生水蒸气,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被认为是一种清洁新能源,我国现已攻克相关核心技术,航天发射中实现了液氢“自由”。首款重型运载火箭“胖五”燃料大部分正是-183℃的液氧和-253℃的液氢。

既然能为火箭减负增力,那么,在氢能发展备受关注的当下,液氢在低空民用领域自然也有广阔空间。当前,整个无人机行业面临着续航短、载重有限等诸多瓶颈,恰因如此,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一出生,便成为行业焦点。

2024年7月,液氢无人机样机在陕西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了飞行测试。此次测试验证了液氢无人机联机运行的技术可行性。

2025年1月,宝鸡市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交大低温液氢试验基地,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成功。

液氢无人机研制,陕西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了前头。

webwxgetmsgimg (33).jpg

如此1+1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全省化工副产氢超200万吨/年,高品质副产氢约20万吨/年,两百公里内终端用氢成本低于35元/公斤,这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再加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在光催化制氢、电解水制氢、先进储氢材料、固态储氢领域等具有较强研发实力,陕西在氢能产业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就提出,要将氢能产业打造为引领传统能化产业升级、推动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引擎。到2030年,全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所以,让氢能遇上无人机,如此1+1,陕西的选择并不意外。

公开报道显示,此次试飞的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由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追梦空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联合研发。

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是2023年7月,由陕西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陕西维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成立,专注于液氢应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目前,该公司已掌握氢液化技术,可自行设计研发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液氢动力供应系统等,为此次试飞提供了飞行器用液氢储供系统和液氢加注服务。

追梦空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组建,致力于研发混动倾转旋翼无人机,为此次试飞提供了DF600“惊鸿”无人机,载重能力为120公斤至160公斤,起飞重量1.2吨。

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大功率风冷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能够供应大功率、长寿命风冷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企业,为此次试飞提供燃料电池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科学与技术领域最具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锅炉专业、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如今,又联合研制了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

webwxgetmsgimg (34).jpg

“陕西有望走在全国氢能应用赛道第一梯队”

客观地说,从样机顺利测试,再到此次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成功,距离液氢在长距离、长续航大型交通工具等领域大规模落地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一如报道所言“验证了液氢在大载重航空应用中的潜力与可行性”,这又足以让人坚信氢能和无人机美好的相遇后,将擦出别样的火花。2月1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低温氢能应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负责人谭宏博。

记者: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有哪些特有的性能、优势?

谭宏博教授:吨级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低空领域新兴的一类航空交通工具,它垂直起降,所以不需要滑行跑道,被寄希望用于城市交通(载人)或物流运输,一般其载重量要达到数百千克,航行距离也要能达到数百公里。对于这类飞行器,长续航、大载重是基本特征。采用液氢燃料的风冷燃料电池,与现有的动力电池相比较,有更高的质量能量密度,因此可提供更长续航能力。此外,由绿氢制取的液氢燃料清洁环保,动力系统低噪无污染,使该技术具备优异的环境友好特征。

记者:什么是液氢?获得液氢来源的现状如何?

谭宏博教授:氢气在常压下被冷却到零下253度,就变为了液体,它的密度可以达到约70g/L,因此在一定容积的贮罐内可以携带更多的氢气。采用液氢后,燃料贮存密度可以显著增加,因此可以提升无人机的续航里程,特别对大载重能力的无人机,这一优势会更加显著。如何提供便利的、低能耗、低成本的液氢是液氢无人机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液氢的来源是要依靠高效氢气液化、贮存、加注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国家的氢能战略以及氢液化贮存等关键技术攻关的趋势看,液氢的规模保障供应并不会遥远。

记者:试飞成功后,将应用于哪些领域?起到什么作用?

谭宏博教授:这类飞行器将来可能用于城市交通(比如飞行汽车)、大件物流、旅游观光等;还可能用于大载荷的起吊工具,比如高原、山区的大件起吊和运送,大大提高这些地区电力、通讯等设施的建设效率;另外,对于山区、岛峪的应急救援也可发挥它的优势。

记者:公开报道中,有称”液氢电动无人机”,有称“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两个名称有什么区别?

谭宏博教授:这些称呼其实界定并不清晰,eVTOL是电动垂直起降的英文缩写,现在多被指用于城市交通、物流的运输工具;无人机的形式、应用场景更多,它有旋翼、固定翼等形式,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种类繁多。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特色在于将液氢作为中小型飞行器的燃料,目前主要是驱动氢燃料电池,未来还可能与微燃机结合。

记者:国内液氢应用的现状是什么样?对于陕西有什么建议?

谭宏博教授:目前我国液氢主要用于航天推进剂,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交通领域的液氢应用是破局的关键,液氢燃料的商用车(比如液氢重卡)和液氢飞行器有望成为液氢应用的先锋,陕西在这些技术领域都有很好的基础,应该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使陕西走在全国氢能应用赛道的第一梯队。

记者 杨鹏 任婷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