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了 民俗专家与留学生话年俗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5-01-23 07:50

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 1月21日,民俗专家王智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渠灵溪,应本报邀请来到常宁宫,共话新年民俗。

民俗专家解码“年”字奥秘

“过春节也叫过年,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为了让渠灵溪更深入地理解春节的内涵,王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一束象征着庄稼的穗子:“我现在手里捧的这个庄稼,被誉为‘百谷之王’,也叫谷丝、粟,还叫稷,就是农业始祖后稷的稷,也是我们常说的江山社稷的稷。”王智一边演示,一边说着。

“当谷子丰收了,人们就会把它高高地捧起来,带回家或者用来敬天地、献给祖先。你看这个字(甲骨文的‘年’),这边的一撇就象征着捧着谷子,这就是‘年’。谷物成熟了就是年,同时谷物成熟的这一个周期也被称为年。”渠灵溪睁着明亮的眼睛,饶有兴趣地看着王智的演示,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露出疑惑的神情,当听到王智详细地解释后,她终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忍不住轻轻拍了下手,对“年”字的含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王智进一步解释道:“谷物成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要用新谷让祖先尝一尝,感谢天地带给我们五谷丰登。”渠灵溪感慨地说:“原来‘年’字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和寓意,中国文化真是太神奇了!我之前虽然知道一些汉字,但没想到每个字都像一个宝藏,藏着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王智微笑着回应:“是啊,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记忆。就像春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民族情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渠灵溪好奇地问道:“那除了‘年’字,春节还有哪些特别的文化符号呢?”

王智兴致勃勃地回答:“春节的文化符号可多了,像刚才提到的用新谷敬祖先,还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春联上的文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放鞭炮据说能驱赶邪祟,而年夜饭则是一家人团聚的象征,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渠灵溪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听起来真的很有意思。”

“春节,是中国人在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全体中国人共享、共同传承的节日,是我们庆祝新年的社会实践。”王智说。

在王智看来,春节申遗成功意义非凡,“它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随着春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将有更多外国人庆祝中国春节,春节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

古巴留学生的第一个中国春节

渠灵溪来自古巴,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向往,她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通过网课系统学习了三年的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半年前,她正式开启自己的中国生活。

初到西安,渠灵溪便被这里独特的文化氛围所包围。校园里,她结识了许多中国同学,大家热情友善,总是耐心地解答她关于中国文化和生活的各种疑问。在课堂上,她不仅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还通过参与各种文化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更好地融入,渠灵溪努力学习中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还尝试自己烹饪中国美食,虽然过程中状况百出,但当她第一次成功做出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时,那种成就感让她对中国生活越发热爱。

课余时间,渠灵溪喜欢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韵味。她去过雄伟壮观的兵马俑,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震撼;也曾在古城墙上漫步,俯瞰城墙内外的景象。她还热衷于参加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去年中秋节时,她和同学们一起品尝月饼,听大家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

今年春节,是她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春节。“我知道中国人过春节会包饺子、贴春联,一直都希望能亲身体验这些有趣的习俗。”谈到即将到来的春节,渠灵溪充满期待。

在与民俗专家王智的交流中,她深入了解到春节的起源、发展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到如今阖家团圆的盛大节日,春节历经岁月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两人的互动过程中,渠灵溪也深刻感受着中国人对春节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她表示:“与王老师的交流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春节的知识,我能体会到中国人对这个节日的热爱,也敬佩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