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坪寺铁钟:钟声悠扬传古今

来源:群众新闻 2024-11-08 09:18

视频拍摄:镇巴融媒体中心 邓先根 剪辑:杨露雅

姓名:蒿坪寺铁钟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年龄:近800岁

出生时间:南宋

出土地:汉中市镇巴县

户籍登记时间:1984年

现住址:镇巴县博物馆

提起钟,陕西人可能首先会想到钟楼,或者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在汉中市镇巴县有一口铁钟——蒿坪寺铁钟。它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目前发现的南宋时期最重的一口铁钟。10月23日,记者来到镇巴县博物馆寻钟、访古,了解它身上的故事。

aaffa5dbe36a2853ffe142a9f067d3c1.jpeg

古钟出深山

深秋,走进镇巴县简池镇蒿坪村,片片红叶装饰着这个隐匿于大山中的小山村。南宋时期,这里有一座福安院,院里有一口大铁钟。传说钟铸成之日,主持铸钟的僧人即将离开此地,临行时嘱咐众人,待其走远后方可撞钟,其走得愈远,钟声传送愈远,福泽亦愈宽。待僧行十数里后,众人终于按捺不住,便撞响洪钟。于是钟声越山岭、过沟壑,方圆十里都能听得清晰。

后来,福安院毁于战火,几经修缮改名为蒿坪寺。时至今日蒿坪寺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这口大铁钟。

“1984年,有群众提供线索说在简池镇蒿坪村蒿坪寺有一口年代久远的大铁钟,于是县上立即派人去调查,随即便将这口古钟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镇巴县博物馆馆长黄兴刚一边讲述,一边拿出老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蒿坪寺只剩几间土房子和一位僧人。蒿坪寺铁钟就放在土路边,它背后是一大片玉米地。

蒿坪寺铁钟为铁质,南宋绍定二年铸造,原存镇巴县简池镇蒿坪村。钟体上部略收,下部放大。钟高2.25米,钟口呈波浪状,钟口周长4.27米,厚13厘米,重约6吨。

1988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专家又前往蒿坪寺对古钟进行研究。1989年,其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蒿坪寺铁钟虽然经历了近800年,但保存完好,基本没有生锈,其上的铭文和装饰也清晰可见,证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十分高超。”黄兴刚说。

蒿坪寺铁钟钟体分三段,上段分为八格,其中四格分别铸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等篆书铭文,四格铭文之间用人物图案间隔;中段分为八格,与上段铭文相对的四格同样为铭文,记载了铸钟缘由、时间及相关参与人员,与上段人物图案相对的四格为乳钉装饰;下段环铸山川、飞天、麒麟图案。

蒿坪寺铁钟最上面“趴着”一个神兽蒲牢。蒲牢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四子,形态如龙,头部两侧有一对锐利的尖角,背生双翼,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喜欢鸣叫。

“蒲牢造型的钟钮较为常见。相传,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害怕鲸鱼这种庞然大物,当鲸鱼发起攻击时,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即把钟钮做成蒲牢的形象,起到‘凡钟欲令声大音’的效果。”黄兴刚说。

8bb344085d3adfc075d29e6c0aa02e9d.jpeg

铭文道身世

“维大宋国洋州西乡县游仙乡马宗保,敕赐福安院修造……”这口近800岁的古钟,用自身的铭文“讲述”着它的身世,也为人们研究当地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证据。

古钟上大量的铭文清楚地交代了它的使用地点、铸造缘由、时间、用途以及参与者等。铭文出现了大量人名,他们中有寺庙的僧人、地方官吏和180余名为铸造古钟捐钱、献铁、拾炭的信士及县民,人名前通常冠以其籍贯。

“古钟原存于镇巴县简池镇蒿坪村蒿坪寺,根据铭文可知,在南宋时期,这里属于西乡县管辖。铭文上的‘敕赐’通常代表此物为皇帝赏赐,虽然目前没有其他资料证明这口古钟为皇帝直接赏赐,但至少铸造古钟是官方认可且知晓的行为。”黄兴刚介绍。

纵览古钟上的铭文,“伏愿:天声大振,国祚无穷”“欲觉而闻敲去三边之宿瘴,如撞斯应警回大众之迷津”“祈求各家安泰”……都在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祈求国家太平长久的大义,也有期盼生活幸福美满的小心愿。

“根据古钟上的铭文可知,捐赠者有官员也有普通百姓,表达了不同群体共同的精神信仰。通过研究古钟上的铭文,能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黄兴刚说。

铸造一口6吨重的铁钟,需要用到大量的铁,原料从何而来?古钟上的铭文提供了答案。

“因为目前并未发现铁矿和冶铁遗址,所以有人推测这口古钟是在外地铸造完成后,运送至此。但古钟体量巨大,在当时运输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倾向于它是在当地铸造而成。至于原料问题,根据钟上的铭文可知,原料铁主要来源于附近百姓的捐赠。”黄兴刚说。

早在钟作为礼乐器时,就有在其上铸刻铭文的传统,当时主要用于记录某人的功绩、颂扬其美德。秦汉以后,钟渐渐褪去了乐器和礼器功能,所以对其材质和造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于是,钟开始越铸越大,铭文的发挥空间也更大,其内容和字数更加丰富。此外,一些古钟上的铭文龙飞凤舞,既是文字又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现存的古钟铭文,除了常见的捐资人姓名和纪年等内容外,有些还记录了历史事件或某些重要信息,为了解历史真相提供了重要证据。例如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其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的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铭文是古钟的重要部分,对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学、经济等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史料,是历史文献的补充和参考。

“金石长不朽”,古钟上铭文就像它的“身份证明”,记录着铸造之初,人们对它的珍惜与寄托,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54c3bf49407ff4b195b7ec5f9f647e36.jpeg

钟声传千秋

钟的历史可追溯至黄帝时期,原是一种祭祀、宴享的礼乐器,如人们熟知的编钟。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正圆形的钟开始出现,并广泛出现在寺院里,称为梵钟,也称大钟、洪钟,用于佛寺中修行起居的讯号或佛事庆典中的法乐。最初钟多为青铜制,外形朴素,常刻有铭文,自六朝时代起多挂于钟楼。到唐代,出现了“有寺必有钟”的现象。

依据钟体的横截面造型,古钟可分为合瓦形钟和正圆形钟两大类。合瓦形钟流行于先秦,多为礼乐钟。正圆形钟流行于汉至明清,主要包括佛钟、道钟、文庙钟、朝钟、更钟等,有考古学家将其统称为梵钟或寺观钟。

钟的传声功能对于传播技术和手段不发达的古代社会非常重要,因此钟除了广泛出现在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或报时,或祈祷平安吉祥,或起到集中警戒的作用。

“古钟从功能上可大致分为礼乐钟、朝钟、更钟、佛事钟等。曾侯乙编钟就是著名的礼乐钟,这类钟主要用于宫廷宴乐和祭祀等仪式。佛事钟顾名思义与宗教有关,常见于寺庙中,蒿坪寺铁钟就属于此类。”黄兴刚说。

更钟即用于报时警示,是节制民众作息的信号,例如东汉崔寔在《政论》记载:“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东汉蔡邕在《独断》写道:“鼓以动众,钟以止众。故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从材质上,古钟可分为铜钟和铁钟两类。《天工开物》记载“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与铁钟相比,铜钟无论是钟面质量还是音色都更胜一筹。但铸造一口大铜钟成本高昂,于是很多寺庙转而用铁钟代替,有的工匠会在铁钟撞击处的口沿部分镶铸铜,既提高了音质,又节约成本。

古钟的铸造方法主要有失蜡法和泥型法。失蜡法铸造出的大钟虽然精致、美观,但成本高,故只有少量重要的铜钟才全部采用失蜡法铸造,有些大型铜钟则会将泥型法和失蜡法结合起来铸造,既保证质量又能控制成本。

“从现存的古代大钟来看,几乎所有大型铁钟和部分大型铜钟表面都有范缝的痕迹,应该是采用泥型法铸造而成。对于蒿坪寺铁钟之类重达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大型铁钟,常常采用地坑造型的方法进行铸造。”黄兴刚说。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急需大量铜钱参与商品经济的交易,加之铜钱外流、民间窖藏及私铸铜器盛行等原因,出现“钱荒”,于是朝廷开始“铜禁”。加之当时佛教兴盛,寺庙数量多,对钟的需求量就大,但现有铜料无法满足需求,于是“物美价廉”的铁钟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代替了铜钟。

“古钟融合了古代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声学、美学等多学科成果,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古钟的形制、纹饰、铭文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重要实物资料。”黄兴刚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