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市推动煤炭产业升级 做好“土特产”文章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23 08:56
子长市禾草沟二号煤矿外景(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10月21日10时许,在子长市禾草沟二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实时回传的原煤运输视频画面。同时,远程控制采煤机进行井下作业。
“我们以采煤机记忆截割为主、远程干预为辅,截割率在90%以上。原来两人控制的采煤机现在只需一人远程操作。”禾草沟二号煤矿综采二队机电队队长赵龙龙说,“我们加快智慧化建设,煤炭开采更加高效安全。”
子长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较大,但煤层薄、煤矸石多、开采难度大曾是制约当地煤炭产业发展的难点。
在禾草沟二号煤矿,极薄煤层智能化综采设备的投入使用,开了延安市极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先河,推动形成智能无人生产管控体系,加速释放产业潜力。
今年以来,子长市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兴电、促转化”并举的思路,全力提产能、挖潜力、扩增量,以能源工业增量支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子长市确定煤油气能源工业为县域经济首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煤炭产业,已形成原煤开采、采煤伴生物精加工、煤副产品综合利用、煤炭开采设备研发生产等完整产业链。”子长市发展改革局局长苗海斌说。
除了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子长市还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近年来,有着“中国洋芋之乡”“中国绿色马铃薯示范县”之称的子长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全面推进马铃薯种业振兴和产业绿色发展,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学院等院校合作,通过马铃薯脱毒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实现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子长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对马铃薯进行精深加工,制作出粉条、粉皮、手擀粉等产品,通过‘实体店+互联网’同步销售模式,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服务。”子长市薯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亚军介绍。
截至目前,子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生产鲜薯约10万吨。全市现有大中型薯类加工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58家、个体加工点(户)500多家,实现薯业产值1.69亿元。
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子长市建立“专班+专家+专业机构”机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推动1个省级重点项目、31个市级重点项目、80个本级项目开(复)工。同时,子长市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营商环境突破八条措施,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2家,招引项目20个,到位资金13.99亿元。
“子长市将坚持能源开采与高端能化同步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业园区运输物流、煤炭科创等关联项目尽快开工,让工业转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北区域性高端能化产业基地。同时,坚持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农业、服务业、文旅业提档升级。”子长市委书记田兆虎表示。
记者 周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