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提质 以“特”延链——延安以优质项目建设支撑先进产能释放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18 13:52

309e473f671c84f4da5f46893627bb63.jpeg

图为安塞区高亚音速航空器配套涡喷式航空发动机项目生产现场(十月十六日摄)。 记者 王婕妤摄

10月17日,陕北大地秋雨绵绵。在延安市安塞区高亚音速航空器配套涡喷式航空发动机项目生产现场,机器轰隆作响,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操作设备,场面热火朝天。

近年来,延安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围绕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和“一园四区”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坚持以产品产量增加支撑工业产值增长,以优质项目建设支撑先进产能释放。

今年1月至9月,延安共谋划项目1204个,总投资7332亿元,其中3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8亿元、完成率84.3%;储备项目708个,总投资3426亿元。目前竣工投产项目78个,其中产业项目67个。

创新赋能现代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延安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近年来,延安聚焦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能源化工产业加速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迈进。

在子长市禾草沟二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查看实时回传的原煤运输视频画面,同时,远程控制采煤机进行井下作业。

“我们以煤机记忆截割为主、远程干预为辅,截割率达90%以上,原来两人控制的采煤机现在只需一人远程操作。”禾草沟二号煤矿综采二队机电队队长赵龙龙说,“我们加快智慧化建设,运用智能设备,实现了矿井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煤炭开采高效安全。”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延安把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关键,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链。

位于子长市李家岔镇的华能陕西子长风电场,年上网电量达8亿千瓦时,年产值4.8亿元,实现税收5280万元。该电场应用科技创新技术,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加,发电效率不断提升。

在安塞阳光电源储能电池项目1号厂房,工人正加快进行储能电池生产。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年产储能电池3GW,为国网电化学储能电站、黄陵矿业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提供配套储能系统,缓解电网调峰压力。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加速布局。延安正以项目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延链补链跑出“加速度”

金秋时节,延安的苹果熟了,沉甸甸的果实颇为喜人。

延安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近年来,延安加快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狠抓“三品一标”提质量、立足延链补链促融合、突出联农带农增活力、聚合政策要素强保障。

苹果全自动智能分选线、预冷库、气调库等贮运设施项目相继建成,纸箱、地布、防雹网自动收放支架等苹果关联产品项目陆续投产。

在洛川县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防雹网生产车间的机器24小时运转。

“我们每天能生产260亩果园所需的防雹网,每年能满足10万亩果园的防雹网搭建需求。”该公司生产总监贾芙蓉说。

在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中,延安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除发展苹果产业外,还结合地域特点,大力培育设施农业、畜牧业、小杂粮等特色产业。

在安塞区年产3万吨腐竹项目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蒸汽中散发着淡淡的豆制品香气。

“我们采用传统工艺和先进设备,利用热能蒸汽,将黄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腐竹产品,预计年可生产加工腐竹3万吨、豆渣1万吨。”延安美恒旺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肖玉峰介绍,“我们在安塞建厂,主要是看中这里高温蒸汽资源丰富,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后年产80万吨高温蒸汽,价格优势明显;陕北有大豆种植传统,且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可以保障腐竹生产原料供应。”

在甘泉县工业园区的延安小米精深加工项目厂房,年产2万吨小米精加工生产线、年产1000吨小米粉深加工生产线将一粒粒小米加工成特色产品。

聚焦“土特产”,延安不断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延链补链跑出“加速度”。

0d123d5d214c7907c787f82759c1f651.jpeg

10月17日,在延安美恒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对产品进行包装。 记者 杨光摄

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在延安,一项项民生工程,正在成为民心工程。

7月9日,位于陕西宜川县、山西吉县交界处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之一,建成后,可以增强黄河调水调沙后续动力,提高下游河道输沙效率,为黄河长久安澜新添一个重量级‘砝码’。”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戚波介绍。

在延安市宝塔区印子沟,居民王秀琴看着崭新的硬化路感叹:“过去我们这里是土坡,车进不来,下雨天出行更困难。现在路又平又宽,车能开到家门口,燃气也通了,生活方便不少。”

2021年以来,延安投资30多亿元,实施宝塔区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涵盖交通出行、卫生改厕等8类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截至目前,14条山体沟道治理完工,惠及居民2.1万户6万余人。

项目持续实施,群众长久受益。2024年,延安对10条山体沟道进行治理,截至8月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7%以上。经过治理,山体沟道的供水、排水、排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接通;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快递进村、特产出村,是老百姓的“心头事”,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关键事。

延安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位于甘泉县的韵达延安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中通快递陕西延安转运中心项目有序运行。

一件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在中通快递陕西延安转运中心通过智能分拣系统送到千家万户。洛川苹果、延安小米、延安红枣等农特产品不再经过西安转运中心,直接从原产地发出,农产品寄递时间大幅缩短。

在革命老区延安,一幅创新引领、动能澎湃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马腾

奋进新征程,项目是硬支撑。在2024年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中,观摩团成员兵分两路,实地交叉观摩榆林、延安6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这些项目涵盖现代农业、新型电力、无人机等重点产业,总投资32.49亿元。

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评,一边议。一个个科技含量足、智能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给观摩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观摩代表不禁感叹:向“新”聚力、向“链”布局、聚“链”成群,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正在黄土地上绘就。

重大项目是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今年,陕西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提速推进3400多个省市重点项目,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事实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有了项目就有投资、有增长,就能拼出精彩、赢得未来。

项目建设的现场,就是实干比拼的考场。观摩团成员普遍认为,对重点项目建设要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全力以赴保驾护航;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好入企服务;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引进更多优质项目提供坚实保障。

狠抓项目建设,展示的是决心,赢得的是未来。距年底不足3个月,观摩团成员纷纷表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聚精会神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观摩者说

商洛市委书记 赵璟

此次观摩的重点项目涵盖现代农业、新型电力、无人机等重点产业,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精准指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再次传递出省委、省政府和延安、榆林等市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每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商洛全域处于秦岭腹地,我们将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紧紧依托资源禀赋、放大比较优势,扎实开展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持续推动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储能、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聚链成群,加快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实现富民强市,全力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本报记者 郑斐整理)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审计师 肖新平

通过参加重点项目观摩,我切实感受到全省上下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取得的显著成效。税务部门将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国家税务总局工作部署,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效能税务建设,精准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升办税缴费服务水平,以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税费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杨光整理)

建设者说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友权

阳光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项目瞄准延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抢抓国家西北新能源基地建设机遇,实现绿电有效存储、输送,有效保障绿色能源稳定供应。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58.4亩,主要建设部件加工和储能系统生产、检测等功能区,建设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1条,预计11月底开始试生产。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储能电池3GW,为国网电化学储能电站、黄陵矿业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提供配套储能系统,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对优化陕西传统电网主架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美恒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玉峰

年产3万吨腐竹项目占地85亩,建设腐竹生产线220条,依托陕北地区大豆种植基地优势,利用延安市安塞区热电联产项目高温蒸汽资源,将煤电产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腐竹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年内整体投产,可年生产加工腐竹3万吨、豆渣1万吨,将带动当地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延伸高温蒸汽和加工制造产业链,带动大豆种植、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推动周边4个村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安塞华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吕宝鹏

高亚音速航空器配套涡喷式航空发动机项目是军民融合项目,依托航天七院和四川长虹集团科技成果,总投资7.8亿元,占地27亩,建设涡喷式航空发动机生产线1条、特种无人机生产线1条,预计12月全面建成投产,可年产单型号涡喷式航空发动机2000台、特种无人机2000台。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延安先进航空制造业空白,实现无人机发动机ECU控制器材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为陕西培育和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周恒宇整理)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