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来西安地铁“邂逅”非遗文化

2024-07-13 08:18

2a47d02440250d16a03ecceb7eba58a5.jpeg

市民游客在地铁站内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看皮影戏、画脸谱、制作唐流彩……众多非遗文化项目进入地铁站,与市民游客浪漫“邂逅”。7月12日下午,西安地铁钟楼站内热闹非凡,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走进车站大展身手,为过往的市民游客上了一堂生动的“地铁非遗课”。

为深入挖掘并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活动以“地铁遇见非遗”为主题,采用现场展演与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古城市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在现场看到,表演者孙卫操纵着皮质材料制作的人物剪影,借助灯光投射在白色幕布上,一个个小人儿便被赋予了“灵魂”,生动活泼的演绎深深地吸引了过往乘客驻足观赏。表演结束后,皮影戏的台前幕后仍围满了市民游客,纷纷表示好奇皮影的制作方法,也想亲自体验一下。

众多展台中,最吸引汉服爱好者的当属“水中绽放非遗之花”——唐流彩。在技艺传承人张双敏的引导下,身着汉服的姑娘们用画锥认真地在滴入颜料的水中勾勒着花纹,再将书签放入水中,随后缓缓拿起,一朵朵白色小花“盛开”在深浅不一的蓝色花纹上,“跃入”书签之中。同样靠手艺吸睛的还有棉絮画与关中秦腔戏剧脸谱展台,小朋友们围在技艺传承人身边,或是拧搓、撕拉着彩色棉花拼贴着画作,或是用毛笔在脸谱上涂鸦创作……文化的魅力、体验的乐趣,让过往的市民游客流连忘返、津津乐道。

此外,活动现场还展示了茯茶与鱼化泥叫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西安的历史脉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千年文化长河。而连通着古城东西南北的西安地铁,更是承载着市民游客“穿越历史、感受未来”的美好期许。“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让非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成为大家能够触摸、感受和参与的生活体验。”来自昆明的游客蒙女士点赞道,在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互动交流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了起来。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运行的“大动脉”,不仅是人员输送的重要场域,也是文化传播的重点载体。如今,地铁打开了与非遗文化“跨界”合作的空间,未来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在西安地铁站展开。可以预见,随着“地下文化长廊”的建设,能让更多人感受三秦魅力,一览长安文化的厚实“家底”。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