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乡村吹起文艺风 焕发振兴新活力

来源:西安日报 2024-07-04 08:04

002d11b82a742eaadf72cd16083fa7cd.jpeg

游客在黄良新村的布谷商店选购物品。

9238b5becb3a5b2c3ea590be24b054a2.jpeg

位于山脚下的文艺咖啡店成为游客休闲游玩的热门打卡地。

“童话艺术村”、尽享慢生活的“村咖”、无处不在的美与诗意……现如今在西安,乡村旅游的“艺术范儿”越来越浓厚,一个村庄就是一道宛如油画的风景,令人耳目一新,乡野乐趣与艺术元素的碰撞,让艺术和乡村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添上清“新”的一笔。

看 乡村上演“向往的生活”

风格迥异的工作室、宁静雅致的咖啡馆、活力满满的文创店……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店铺,都聚集在被称为“童话艺术村”的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黄良新村,如今这里已成为年轻人体验“慢生活”的好去处。

走进“安安大力”工作室,琳琅满目的手办、玩具让人爱不释手,仿佛来到另一个动漫世界,主理人李卓伦和张安琪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既是玩具手办设计师,也是玩具收藏发烧友。他们创办的工作室是首批入驻这里的艺术工作室之一。“这里地方宽敞,门口、院子和店里,很多文艺元素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而且周围都是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村民也很友善。”李卓伦说。

说起布谷商店,深得资深文艺爱好者的青睐,各式各样的咖啡杯、茶杯等器皿,让人瞬间沉浸在手工瓷器的艺术空间中,店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产品主要在线上售卖,有时也有人来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挑选,唐宋风格的小院配上精致的手工器皿,常常让进店的游客“走不动道儿”。

乡野与艺术的完美共融,让黄良新村看到了发展机遇。街村两级积极行动,村内面貌焕然一新,为“蝶变”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四十名年轻“新村民”扎根乡村,为艺术街区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有效盘活乡村的“沉睡资源”,让文化与艺术融入乡土、点亮乡村。

青砖黛瓦、创意集市、艺术街区、咖啡书店……如今的黄良街道文化艺术街区内的花卉街区,也让一些年轻的乡村青年看到了家门口的好机遇。

“我在自己家开了一家多肉小店,没有房租还能挣钱,跟客人聊聊天、线上也会推广,日子越来越好。”黄良新村村民王彩丽说。

就这样,一群年轻人用自己的大脑和对生活的向往,把黄良新村打造成“网红”文艺村庄。目前已入驻36家品牌,包括褪色艺术品售卖、文刀绘艺术空间、新荷渐雨多肉院子、土象咖啡、南山木工、瓶子花咖啡·民宿、老五俱乐部啤酒品尝、冷泡茶、不知年酒馆、kiki&nini面包店、曜埜茶空间等富有艺术气息的主题场所。

长安太乙村、蓝田将军村、鄠邑蔡家坡村……秦岭脚下一个个文艺乡村,让市民游客在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中,感受别样温度与格调。

乡村的发展既带动了当地年轻人回流,也极大提升了原村民的文化认知和理念,构成了一群既热爱乡村生活,又极富趣味的“新村民”和世代在这里生活的“老村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面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走 吹着微风喝“村咖”去

在年轻人所推崇的“打卡”文化中,流行起了新的打卡地——“村咖”。所谓“村咖”实则是乡村咖啡馆的简称。“村咖”的出现,占据各个城市“必打卡榜单”,在社交媒体频频出圈。

把咖啡店开到乡村,成了掌握乡村产业“流量密码”的经营方式之一。

在鄠邑区栗峪口村,有一家坐落在“田园画卷”里的“土锤”咖啡店,开放式的庭院、电影放映厅、“醪糟咖啡”等让游客在乡野间感受“慢生活”的乐趣。

咖啡馆出门即是“8号公路”,乘车可达秦岭脚下的多个艺术村庄,这些村庄的共性是以现代艺术建设乡村,既保护了自然环境,留住了乡野之美,也让农村变得更时尚,居住环境更舒适。

一花引来百花香。十余名“乡创客”纷纷来到栗峪口村,创立了整村运营品牌——“剪鸭村”,如今,茶餐厅、机车展览馆、宠物乐园等新业态,激活了栗峪口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使“剪鸭村”成为一个可以让大家放松、减压、忘记烦恼的文艺空间。

与此同时,开在前卫镇将军村的凫咖啡会客厅,是由村里一处旧学校改造而成,现代感十足的咖啡桌椅为古朴的空间增添了一抹文艺气息。将军村村企合作项目运营以来,解决了3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短期用工2000余人次,助力村集体增收70万元。

城市里咖啡厅资源丰富,喝惯了咖啡的城市游客驱车跑到乡村,仅仅是为了一杯咖啡那么简单吗?

“我对咖啡没什么讲究,只是到这里点杯咖啡,坐一坐,放松一下紧张忙碌的生活,感觉时间都变慢了。”家住建国门附近的董女士说,虽然离得远,开车得一个小时,但是坐在乡间小路边,感受乡村静谧,还能“说走就走”,感受更多不一样的艺术乡村。

听 文艺风拨动乡村振兴琴弦

乡村文艺街区、村咖作为新兴文旅产业,打开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思路,还助推了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其出现,受到了村里村外一致好评。

“现在生意很好,逢周末节假日都得提前预订,我觉得自己的路子选对了。”在翠华山下,翠·岭下民宿主理人王榕边招呼客人边说。王榕先开了家咖啡店,生意不错,于是将原有老房改造为文艺小楼,背后是茂密的竹林,眼前是秀美的山景。

“在这里工作生活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王榕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助力乡村发展。”王榕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说。

音乐节、摄影展、亲子研学……在乡村文旅融合方面,西安市多个区县不断“推陈出新”,艺术符号和艺术元素创意无处不在,吸引市民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的“烟火气”。

在向绿而行、乡村振兴的路上,西安市从未止步,依托乡村文艺风,民宿红红火火,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美丽经济”也鼓了村民的腰包。

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认为,乡村一直是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希望沉浸于乡村的美好景色中,于是文艺村、“童话村”、“村咖”、民宿等应运而生,成为满足这种旅游需求的平衡点。

在王晓勇看来,要想把“艺术村”、“村咖”这一新鲜的流量转化为经济,要规划先行,无论是文化接受还是从业人数都应该因地制宜,城乡经济、生活、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旅融合。

“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艺术街区和‘村咖’说到底,都是要转化为经济,因此保留特色的同时要和当地村民协同发展,共同致富。”王晓勇说,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也是青年人才的转移,因此可加大人才“回村”,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乡村产业和当地文化结合提供新思路、新路径。(记者 高乐 文/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