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32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6-25 07:53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陕西共有3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21项、参与完成11项;主持完成的18项通用项目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主持完成的项目总数和通用项目数较2020年度分别增长31.25%、63.64%,均居全国第二位。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提质控量、突出实绩’的背景下,我省取得这样的可喜成绩,充分彰显了陕西多年来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硬实力’和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省科技厅副厅长冀峰表示。此次陕西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呈现以下特点:

获奖成果“多点开花”,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主持完成的18项通用项目学科分布广,涉及数学、生物学、机械与制造等17个领域。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主持完成的3项专用项目获奖。主持完成的4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弱观测成像反问题的L(1/2)理论与自适应正则化方法”项目实现陕西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领域零的突破。

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产业发展。获奖项目聚焦陕西重点产业链,18项通用项目中,15项契合陕西重点产业链,占比83.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完成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系统性突破了氮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核心技术,支撑了我国在5G移动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这是该校连续两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使我国光伏单晶硅片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自2011年以来,陕西首个由民营科技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凸显了科技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仍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18项通用项目中,高校主持完成15项,占比83.3%。其中,西安交通大学7项、西北工业大学4项;4项自然科学奖均由高校牵头完成。此外,202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18位第一完成人中,有15人曾在2018年至2023年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这充分说明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在遴选和培育优秀科研项目方面的重要作用。(记者 张梅 王熙)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