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西咸新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9-28 08:46

“感谢驿站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的辛苦付出和耐心辅导,为你们有速度、有温度的服务点赞。”9月25日,隆基乐叶光伏科技(西咸新区)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施飞,对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两链融合产业园区政务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施飞介绍,公司日前因业务需要,急需申请上百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他在外地出差,同事并不熟悉相关流程。“于是我拨通了泾河新城政务服务大厅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安排我的同事就近去新设立的两链融合产业园区政务服务驿站办理,并联系了专业的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施飞说。

施飞和同事享受到的便捷服务,是西咸新区深入推进“三服四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缩影。据了解,西咸新区结合各街道、村(社区)、园区的发展规模、人口和经营主体数量,不断织密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新区、新城、镇街、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

“我们强化‘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建设,形成统一、标准的政务服务工作模式。线上通过后台抓取办件时长等数据,指导新城、镇街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线下在村(社区)、产业园区建立服务驿站,让群众和企业能够就近办事。”西咸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卢向花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咸新区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作用,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

9月4日,在沣西新城金科城社区服务驿站拿到打印好的营业执照,沣西新城“乔大侠经典饸饹馆”负责人介绍,原来只能去西咸新区或者新城的政务服务大厅申领营业执照,现在在社区就能办理,很省事。

“今年以来,服务驿站共办理各项事务1400余件,其中1000余件是高频事项。”金科城社区服务驿站工作人员刘林瑶说。

为更好发挥基层机构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和作用,西咸新区按照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的建设思路,将线上平台向基层延伸,实现了镇街和村(社区)全面覆盖,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放工商营业制证机、发票申领、综合办税、身份证自助拍照、便民缴费等多种服务终端200余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的事项从原来的20项左右扩展到400余项,网上可办事项占比90%以上。

“现在,西咸新区19个镇街都有了24小时‘自助服务超市’。沣东自贸产业园政务服务驿站能办理包括海关、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在内的410项政务服务事项。”卢向花说。随着西咸新区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今年以来,西咸新区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日接待群众量从原来的30余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10余人次,单个办件的平均办理时长压减至15分钟以内,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9.9%。

此外,西咸新区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6S”标准化现场管理模式,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五星级”帮办服务、大厅窗口轮岗和“争先创优”考核评选等活动,将标准化管理和服务落实到各级大厅、各项工作环节;在全区推进“好差评”评价体系应用,加强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形成了“人有工作标准、事有质量标准、物有管理标准”的标准化政务服务工作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环境,服务西咸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卢向花说。(记者 霍强)

记者手记

好环境会“说话”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可及的市场环境能够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西咸新区全面推行“三服四化”(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重心下沉化)便民服务改革,建设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综合体”,切实增强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泾河)中心为例,9月初,该中心联合相关部门为陕西黑马中航玻璃有限公司、陕西秦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提供公积金办理、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指南、人才认定政策等专题培训,破解了企业办事流程不熟、资料清单不全、事项查询不便、惠企政策不通等难题,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欢迎。

好环境会“说话”。包括政务服务在内的良好的政策供给,既能在稳增长上立竿见影、刀下见菜,又能在高质量发展上引导预期、增强信心。各级政务服务部门要更加注重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