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境|宝鸡岐山县:资金跟着项目走 服务围着项目转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9-19 08:38
“今年园子的果子长势好、果形大、糖度高,这两天来村收购的人也多,又是一个丰收年。猕猴桃种植让我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岐山县蔡家坡镇唐家岭村种植户杨云说。
9月12日,在蔡家坡镇唐家岭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一株株茁壮的猕猴桃藤蔓上,挂满果形饱满、大小匀称的猕猴桃,一派丰收景象。
然而,当地猕猴桃重点项目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项目初期调研阶段,群众担心销售、保鲜、运输等方面存在困难,不愿意参与,项目发展面临“小散弱”的难题。
项目发展的痛点在哪里,财政资金的“活水”就流向哪里。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岐山县财政局统筹各类资金,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让群众和企业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在了解猕猴桃项目发展的问题和群众顾虑后,岐山县财政局与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动,2023年为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投入财政专项资金800万元,建设猕猴桃新品种示范园和标准化技术示范园50亩,改造建设猕猴桃棚架300亩,建设电商直播室1个,开展猕猴桃果园深翻改土、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350亩,配套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形成规范化果品集散地2处,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猕猴桃“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猕猴桃“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
如今,猕猴桃作为优质健康的水果,在国内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陕西,猕猴桃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小猕猴桃正逐渐演变成大产业。近年来,蔡家坡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猕猴桃“一乡一业”示范乡镇、省级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出以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领2万余户果农增收致富。
“优质项目应该是能带动当地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民生项目。”岐山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伟刚说。
“南造‘一辆车’,北做‘一碗面’”是岐山县高质量项目的“车之双轮”。“一辆车”指岐山的汽车产业。岐山县2021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79.1亿元,约占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的13%,但发展至今,汽车产业也面临研发经费投入偏少、转型升级较慢等问题。
2023年上半年,岐山县财政局针对汽车产业问题,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先后为陕汽提供汽车研究院工作经费、大型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共计1973万元,为汉德车桥提供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项目资金585万元。
“县里的财政部门能够主动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办事情,随叫随到、热情服务,让我们感到很舒心。”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宇龙说。
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岐山县财政局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实行重点项目“每月调度、双月汇报、季度观摩”制度,建立亿元以上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做到“拨款、落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持续为重点项目做好全链条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财政资金的‘源头活水’。”袁伟刚说。(记者 周恒宇 通讯员 李章章)
记者手记
服务“看得见”,发展“续航强”
产业强则实体强,实体强则经济强。产业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要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就需要算好“财政账”,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企业新期盼、新憧憬,用“财政账”算出人民满意的“民心账”。
岐山县用财政“活水”激发企业发展“源泉”,真正做到让真金白银沉得下、用得好,在优质项目发展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激荡出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取得突破,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发力、共推动,主动采取更符合市场导向、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优质企业注入信心动力,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体现在每一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节之中。每一项政策举措,都要聚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精准、精细、高效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搬走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只有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才能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