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以“企业视角”创优政务服务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4-04 08:07

387ce4f2-26fe-4907-9928-1d684054b340.jpg.2

在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进行帮办代办服务。 旬阳市司法局供图

如今,在旬阳,带一张身份证,喝一杯茶的工夫,就能注册一户企业。

“来了才晓得‘旬速办’有多迅速!”3月30日,在旬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拿到营业执照的陕西绿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旬阳市分公司负责人刘旬喜不自禁。他告诉记者,由于之前已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在网上提交了相关材料,当天只需进行现场审核,所以效率特别高。

企业注册的快捷和简便,背后是政府复杂的改革。

土沃则苗壮。为了不断助力企业发展,让投资者舒心、安心、省心、放心,旬阳市在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开办专区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预开户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业务1天内办结。同时,设立金融“四贷”服务站和企业VIP服务室,配备2名专职帮办员全程跟踪帮办。

为了进一步实现“审批提速”,旬阳不断优化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流程,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办”,可全程网办事项占所有事项的一半以上,并积极探索“远程异地”线上项目评审、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等举措,实现涉企服务从“可办”到“易办”“好办”的转变。同时,通过落实“双告知”义务,对非前置审批事项一律“零门槛”准入,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3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79.14%,“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09%,即办事项占比50.11%,极大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必须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朝着一流目标不断迈进。”旬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本军表示,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旬阳市在以企业满意为标准助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升级外,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设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项目签约后,即刻启动前期审批服务程序,指导开工手续办理,实现取得土地使用证即可获批施工许可;项目开工后,即刻启动项目服务跟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同步办理项目竣工各项手续。”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李斌介绍,市上印发《旬阳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组建市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队,队员500余名,对全市招商引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企业等重点项目组建服务专班,对全市77户规上工业企业和175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包联服务全覆盖,采取“申请一次交、踏勘一次跑、证件一次办”的联合审批服务方式,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是用脚投票的。截至目前,旬阳市经营主体总数达48339户,其中企业5150户,个体工商户421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83户。2022年全市新增经营主体8298户,净增4656户。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完成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事项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澎湃的经济发展动能也在“水美土肥”的太极山城加速积聚、释放。(记者 陶玉琼)

记者手记

鞋子合不合脚,让穿的人发言

陶玉琼

如果问一家企业的老板,某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他可能会觉得问题过于抽象而无法回答。但如果问他,在这里办企业的手续复杂吗?他一定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鞋子合不合脚,能不能走得远、行得稳、跑得快,穿的人最有发言权。因此,当我们评判营商环境好坏时,应该以企业的办事感受和群众满意度为第一标准。

眼下,随着全省“三个年”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看到,各类政策文件里,包含“一”的名词越来越多:“一个窗口”“一号通办”“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这些“一”字,就是“政府思维”向“企业视角”转变的体现,也反映出我省政策举措正在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

营商环境体现在每一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节之中,无论是“无事不扰”的兴商智慧,还是“有无熟人都一样”的公平正义,或是“最多跑一次”的方便快捷……每一项政策举措,都要聚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精准、精细、高效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搬掉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土肥了、地好了,不愁长不出好庄稼。

当一个地方政策好,服务优,办事便利,市场公平,政商关系亲清有度,经营主体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时,招商引资自会水到渠成,企业和项目也会纷至沓来。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