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企快报

陕西省住建局:探索垃圾分类探路破题 焕发绿色“陕西”活力

来源:西部网 2021-05-14 12:28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观念、习惯转变。近年来,陕西省住建厅持续多措并举、全力引导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按照“1+3+X”的总体思路,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体系,打造全省分类亮点,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确定9个区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

2017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印发《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区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019年,省住建厅印发工作方案,在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按省委省政府要求,编制全省垃圾分类规划。

为加快规划实施,经省政府同意见,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启动生活垃圾分娄省级示范区建设,于2020年6月12日召开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启动会,确定了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市的9个区为省级示范区。

启动会让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速推进,通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示范小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模式推广应用,引领全省垃圾分类工作加快推进。

长安区:示范创建“出新招”

长安区以“分类效果”为导向,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强力推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

全区完善工作机制,由管当前向利长远转变。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街办必须落实属地责任”原则,督促城管、住建、商务、教育等10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6个街办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前端科学施策,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全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参与率达到89%、准确率达到70%;严把收运环节,由“一锅烩”向分类收转变。

规范拉运车辆,通过不分类不收运、确保垃圾收运和分类工作平稳有序;配齐设施设备,由保基本向促升级转变。

通过建立“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对全区机关、街办、企事业单位等产生的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进行定期收集,将区内58个单位327个科室纳入系统管理,累计回收可回收物24.6吨、有害垃圾4.2吨;坚持长效管理,由点上推向全覆盖转变。

同时,把垃圾分类纳入党建任务清单,持续探索彩虹管理,推进晋档升级,实现全区400个小区一张“作战图”,通过示范引领形成固定模式,逐步向行业系统内部进行复制和推广;加强宣传教育,由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全区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商超、进企业、进村组宣讲活6500余场次,参与群众27余万人次,让“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是个宝、分类投放好”等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强化督导考核,由软约束向硬指标转变。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考核机制,制定《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各单位年度目标考评。

曲江新区: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助推“新时尚”落实落地

曲江新区垃圾分类秉承“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运用“硬件+软件”的管理模式,科学谋划,因地制宜,以唐城墙遗址公园七区为依托,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助推“新时尚”落实落地。大唐芙蓉园创新开展“金点子”活动,其“UV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一经亮相引来众多游客围观,它通过UV紫外线光+臭氧气体协同分解氧化反应将暂存点的臭气废气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可连续24小时持续工作,有效处理各类生活垃圾产生的废气,营造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环境。

曲江新区风景线小区添设的太阳能垃圾分类语音提示器,全天都在投放点播放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分类投放方法,帮助居民快速准确投放垃圾,有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老百姓惊呼好不神奇;渭南市临渭区推出垃圾兑换银行,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村民家里开始,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绿色垃圾桶,主要存放其他垃圾,村民投放后,每天村上有专门的保洁员上门清理。村民每家都有一个存折,随时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拿到垃圾兑换银行,通过称重,可转化成积分计入存折,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垃圾分类陕西新风尚正在自觉实践中逐步形成……

莲湖区:宣传举措“见实效”

西安市莲湖区推出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市民课堂,每半月一期向广大市民开放,同时西安市各区也都在同步建设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多措并举,同时发力,不断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先进理念,助力美丽陕西建设。

宝鸡金台区:人人监督 对偷倒行为可举报

宝鸡市金台区广泛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争当垃圾分类工作的“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每位市民认真履行和监督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对偷倒、乱扔、混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形成“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为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铜川市:全面覆盖“通链条”

铜川市按照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特色模式,对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铜川新区35个小区再生资源回收屋进行了改造提升,通过“爱分类”APP、电话预约上门收取等方式,方便了市民投放大件垃圾,完成街面果皮箱样式征集工作。

同时,在铜川市委、市政府、市政务中心等公共机构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机构试点建设,在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全市90余家市级单位开展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培训,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志愿者等宣传监督队伍,开展了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活动,形成了多形式全面开花的主题宣传模式。

推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住建部等12部委《若干意见》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打造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特色模式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全省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示范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领会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示范区创建标准落地见效,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实实在在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