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丨军营后浪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07-31 23:52
图/文 赵昊
日月轮转、草木枯荣。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穿上军装、扛起钢枪,用自己的青春践行着保家卫国的忠诚誓言。反恐、追捕、救灾、抢险,他们总会及时出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无怨无悔。而绿色的军营也见证着这些“后浪”们的勇气和担当。
入伍7年的杨玉平长着一张娃娃脸,没有人会想到25岁的他已经是武警汉中某部的一名班长。和大多数当兵的人一样,少年时的杨玉平因为接触过军人而被深深的吸引,毕业后就选择了参军。
“军人就是要扛着枪上战场的。”似乎大家对于部队的最初印象都应该是这样子的,而来到军营,训练训练再训练的日子让杨玉平感到诧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杨玉平开始着力弥补自己军事素质的短板。
军事素质不合格对于军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为了达标,夜练几乎成了杨玉平的必修课。靠着这样的坚韧和毅力,短短几个月,杨玉平的训练科目不仅做到了达标,甚至实现了追赶超越。
和平时期虽然没有炮火连天的战斗,但是作为军人,杨玉平和战友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抗洪抢险、抓捕毒贩、处置突发事件等等也依旧会遇到危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西乡的一次抓捕任务。”
因为面临着解救人质和制服嫌疑人两项艰巨的任务,而可行进的通道只有瘦削的杨玉平能勉强通过,所以这项缺少援助的危险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我当时心跳也会加速,但是当你站到那个入口的时候,反而不会有那么多担忧。”
在利索的完成任务后,胳膊上传来的剧痛才让杨玉平发现,自已被嫌疑人的匕首划出了一条五厘米长的口子。7年的军旅生涯,杨玉平身上添了数道伤疤,有嫌疑人留下的,有大自然留下的,然而这些伤痕却一直没有告诉他年迈的父母,“老人家一定会担心,可是这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越来越多的任务让这个青涩的少年变得成熟稳重,变得聪明果敢,而自己也终于成了大家口中尊敬向往的“人民子弟兵”。“因为我们源于人民,所以要服务人民,穿上这身军装就肩负起了一种使命和责任,我们就必须要以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样的感悟对于杨玉平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已经深埋在他心里的坚定信念。
25岁正当年,军营外的花花世界里,无数年纪相仿的人或在拼搏,或在享受,军营里的简单和枯燥令人难以想象,而杨玉平却乐在其中,“我所经历的一切对于很多同龄人来说,其实也是他们所向往的,我做出的一切换来的是大多数人的安心生活,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责任”是杨玉平这7年里有着深刻体会的一个词,“90后这一代现在正处在奋斗的时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要逐步挑起大梁的时候了。”所以杨玉平觉得,90后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没有谁会扛不动,只是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现在作为班长,杨玉平也增添了带兵的任务,而更年轻的00后战士让他对于部队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新的期待。“他们脑子活,独立性强,个人综合素质都很好,这让部队的未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提高学习训练,不管是军事素质还是带兵水平,都要有很大的提升,争取在30岁到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这就是杨玉平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而他也打算一直在部队待下去。
杨玉平曾7次担负重大杀人犯抓捕、事故现场搜索、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特战队员的初心和使命,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次荣获武警部队“极限勇士勋章”,被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评定为“中级反恐人才”。
“我们应该永远瞄准实战,紧贴实战,苦练自己的军事本领,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强军目标而努力。”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杨玉平给自己和战友也提出了更新更严的要求。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