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丨《长恨歌》复演的台前幕后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04-30 20:11
图/文 贺桐 肖阳熠
作为陕西旅游的金边名片,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已经历了十四年风雨。4月26日举办的“礼赞楷模·致敬英雄”专场,为2020年《长恨歌》演出季拉开帷幕,在发挥全国旅游演艺行业标杆作用同时,助力陕西文旅行业恢复重振、提质升级。
尽管此次疫情让文旅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宅家期间,剧组演员们一刻也没停,春节过后每天通过视频“云”练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华清宫景区在2月24日恢复开放,全体演员在进行核酸检测、制定健康台账后,迅速回归舞台,戴上口罩分组训练。
疫情期间,华清宫每天对园区全面消杀,同时为游客提供有声博物馆、线上“云”游等服务。当陕西援武汉医疗队凯旋时,演员们与临潼乡党一起夹道欢迎,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现在回想起那一幕依旧感动。”
《长恨歌》是户外实景演出,演员们需要在浅浅的湖水中进行表演,自2006年开演以来,《长恨歌》就实行演出季模式,在每年的3月底至10月底正式上演。天气寒冷时,演员们得以休整,编排创作上也能不断推陈出新,保证演出品质。
“从3月底开始,微博里就不断有网友留言,问今年演出什么时候开始。”王谦来到《长恨歌》剧组已有十二年,扮演杨贵妃也有八年了,演出场次超过两千场。“其实这一天,我们也期盼了很久,对于舞蹈演员来说,舞台就是我们灵魂所在。”
在暑期和周末,《长恨歌》一天会演两场,而在每场演出当中,由于转场需要,至少有三至四名贵妃登台,分饰各幕中同样的角色,因此,化妆间会出现六个贵妃。“实景演出距离较远,舞台妆也比较重,再加上灯光效果,观众其实很难分辨。”
除去网上预约、扫码入园、红外测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外,为确保2020版《长恨歌》演出的顺利进行,演出保障人员每天都会对观演区域、游客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加强对游客入场、散场时的引导。
《长恨歌》需要近300名演员共同演绎,演员们都是自己化妆。与往年有所不同,演出前的点名和短会,由室内排练厅改在了户外。年轻的女演员们,往往要从饰演宫女等角色开始,而在大家心中,都会有一个贵妃梦,17岁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便加入剧组的王谦也不例外。
“当我第一次站到舞台中央时,被灯光照亮先是激动,在舞蹈真正开始后,倒也完全顾不上紧张。”王谦说,“现在会有一种责任感在身上,有那么多来陕西的游客,会专程到华清宫看演出,我们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其实也代表着陕西。”
“礼赞楷模·致敬英雄”专场,邀请到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建设者、志愿者等600人,支援湖北一线医护代表登上舞台,分享了抗击疫情事迹。“看到他们站在舞台上,内心的感触很多,我们会更全情投入,尽可能地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表达对生命的一种敬畏。”王谦说。
悠扬的音乐奏起,威亚将杨贵妃吊至近20米高的夜空,借着地势,就犹如从骊山上飘然而来,渐入水面。一千多年前发生在华清宫里那段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时隔178天后,终于以崭新面貌回到舞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斯山为大幕、斯水作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飞霜殿前的隐藏可伸缩座椅,九龙湖中升降跌宕的舞台,骊山上的百万平米星空,而这一系列高科技舞台技术运用背后,都离不开幕后英雄的付出。
“对演员来说,当然希望观众看见的不光是华丽的舞台效果,也能看到演员在舞台上的付出,表现也都挺不错的。”王谦说,“对于这部剧来说,首先故事的真实性很重要,观众一进来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整部剧的剧情连贯性很强,观众比较容易去看懂它。”王谦说,“刚开始只是按要求完成动作,随着对角色的理解不断加深,现在会把更多的情感带入其中,生离死别的场景,最能将舞蹈中的情感爆发出来。”
“即便是下着大暴雨,观众穿着雨衣都不会走,当你谢幕的时候,听见观众们的掌声,所有淋的雨都是值得的。”在王谦的印象中,《长恨歌》的观众席从来都是满的。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复演后座位严格执行“隔一坐一、前后错位、开放30%”政策,观演人员全部佩戴口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文旅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按下有序复工复产“重启键”。2020年初,我们错过了很多,但时间也教会我们,活在当下,珍惜那些我们不应错过的美好。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