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见丨守住“米袋子”,稳住“压舱石”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2-09-26 11:49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频发等背景下,我国夏粮实现增产,秋粮克服多重挑战,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在粮食问题上要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和历史耐心。今年的丰收节意义不同寻常。从外部看,受疫情冲击、极端天气、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高位运行,许多低收入国家陷入“买不起粮”的困境。今年爆发的局部冲突及极限制裁,进一步冲击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剧烈,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从内部看,尽管我国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但也必须看到,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积极性和增收空间也还需努力提升。

在粮食问题上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立足国内,并非所有粮食和农产品都要完全自给,还要充分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但要把握好规模和节奏。将“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提高国内产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广辟粮食进口渠道,使中国粮食供给更加可靠、市场更加稳定。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在粮食问题上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需要处理好中央、地方和农民三者的关系。“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搞好粮食储备调节,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

一是继续将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保障农民利益的托底政策。在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粮食收购价格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二是通过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大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防止出现丰年不丰收,谷贱伤农。

三是积极提高农民收入,扩展多元化就业渠道。要实现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一定要把重点放在种粮农民增收上。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必须从单纯提高粮价的老思路中跳出来,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上,鼓励和引导农村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服务规模化经营,推动粮食生产迈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之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唐梅)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