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一)】传承 从南洋公学到西部“硅谷”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0-10-14 18:4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田木 任超 高维佳)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由教育部和我省合作共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这里正在建设“校区、镇区、园区、社区”四位一体的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体、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努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交大样板。从上海到西安,再到创新港,西安交大人始终传承“西迁精神”,迈向崭新征程。
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教学楼里有一间特殊的小屋,这里陈列着从1896年南洋公学创办到1956年交大西迁的各类化学老物件,收藏者是交大化学学院退休教师郗英欣。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专员郗英欣:“建校的时候,我们不具备化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不仅说没有相关的设备,没有相关的仪器,连最最基本原料都没有。”
郗英欣:“我们交大西迁来迁移的时候,是整体搬迁,所以说能搬来的东西都搬来了。这个就是普通的玻璃,有的甚至是用过的玻璃,都把它叠好。”
这些实物是交大西迁精神凝聚的见证,也讲述着交大人潜心科研的往昔。在西部“硅谷”建设之际,郗英欣又被返聘为建设专员。
郗英欣:“这是1956年1月到7月兴庆校区(建设)的建筑,那么它的里面首先是青砖,青砖外面就铺泥草的这个材料,泥草材料的再外面白灰。而(创新港)新型建筑材料承重的部分就是混凝土,而这个是加气混凝土,这是个轻质保温材料。”
目前,创新港已有理、工、医、文四大板块29个研究院、300多个科研机构和智库入驻,有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3万余名科研人才,建设了一大批跨领域、国家级科研大平台。
郗英欣:“我们原来自己去组建、自己去打孔、自己去接,现在设备和国外差距就很小了。”
郗英欣:“(西迁精神)这是一个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希望新的年轻人都作为我们‘西迁精神’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