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稳”工作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进交通强省建设 高质量服务“三个经济”发展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9-12-29 19:30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涛瑞 丁亮 许雨眠 王一霖 张少辉 陈雯婷)2019年,我省依托交通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加快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好地服务“三个经济”发展。临近年末,一批重点项目喜报频传。
银西高铁最长隧洞彬县隧道顺利贯通
12月28日,银西高铁控制性工程——彬县隧道全线贯通。该隧道全长14251米,穿越黄土沟壑、流砂、富水、弱成岩等不良地质区,是全线最长、地质极为复杂的高风险隧道。
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银指挥部指挥长王少平:“我们采用‘掘进机开挖成洞工艺’,通过隧道衬砌施工成套技术,有效解决了隧道富水、弱成岩、流砂等地质施工难题,创造了月进尺130米的纪录,为我国西北地区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银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第一条扶贫高铁。其中陕西段长163.4公里。建成后西安到银川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14小时缩短至3小时。
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银指挥部指挥长王少平:“银西高铁全长617公里,纵贯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共设20个车站,是连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的快捷通道。预计2020年底通车后,将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国内首座格构式钢塔斜拉桥——宝鸡陆港大桥通车试运行
12月28日,国内首座格构式钢塔斜拉桥——宝鸡市陆港大桥通车试运行。大桥全长1272米,宽37米,双向六车道,大桥横跨渭河、连霍高速、滨河路和河堤北路,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克服横梁整体提升重量大、同步控制要求高、定位精调难度大、空中悬停时间长等难题,既减少桥梁自身重量,又提高防风抗震性能。
中铁一局陆港大桥项目部负责人燕成贵:“钢塔立柱采用搭积木分段拼装工艺,一层一层一直拼装到顶部,利用钢立柱作为支撑将上横梁整体提升到工位,通过焊接成桥,这种钢塔斜拉桥施工工艺是国内首创。”
陆港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宝鸡陆港新城、综合保税区、阳平铁路物流基地等紧密连接起来同时也极大缩短了南北两岸的车程。
宝鸡市民张凯皓:“这桥没通车之前来回要跑30多公里,来回一趟得40分钟左右,现在这桥通了,就2公里,最多5分钟来回两岸就过去了,油费省了时间也省了。”
陕南铁路大动脉阳安二线全线通车
12月27日,随着42096次列车从汉中西乡站驶出,陕南铁路大动脉——阳安二线最后一段西乡至石泉段通车,标志着阳安二线全线正式贯通。阳安二线自宝成铁路阳平关站引出,沿汉江河谷经勉县,至汉中盆地,过西乡、石泉,最终止于安康枢纽安康站,全长356.56km,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阳安二线的建成,将极大改善沿线地区居民的出行方式,同时将缓解宝成铁路宝阳段运力不足的问题,对陕南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广正:“阳安二线为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规划年运输能力1.2亿吨以上,远期将超过1.6亿吨。”
2019年,我省强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完善高品质综合交通网、便捷化区域交通网、普惠化基础交通网、多元化城市交通网。同时,打造一批现代化国际一流航空枢纽、现代多式联运区域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