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秦汉馆,竟然隐藏着这些文化……
来源: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 2024-02-26 11:10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它之所以被称为“秦汉馆”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吗?新馆与陕历博本馆有何区别?展馆建筑以北斗七星作为组合方式,何谓“北斗七星”?就是简单的七座房屋吗?从天上卫星到地上建筑、地下陵墓中国人骨子里的“北斗”情结从何而来?这里有谁的陵墓,藏着什么故事?这片土地上还出土过哪些珍贵文物?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逐一解答……
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
秦汉馆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而建,这里同时也是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聚力打造的“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与“秦创原·渭河科创带”的核心区域。
秦汉新城区域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据统计,秦汉新城范围内有7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西咸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6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
这片土地上文物遗存数量之众多、规模之宏大、内涵之丰富、时代序列之完整都令人惊叹。
秦咸阳城遗址布局示意图
这片土地上存留的历史信息,处处映射出中华民族浓厚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凝聚力。
在秦汉文明这个宏大主题下,为了做出特色并与陕历博本馆相关展览有所区别,也避免在自身展览中出现展陈文物同质化,秦汉馆开放的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并非大众熟知的按时间序列展示文物,而是打破常规,以秦汉两代制度作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交流这6方面梳理秦汉文明的成就与贡献。
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的话来说,这是“打开中国这扇窗去看世界”,看看秦汉时期世界上其他文明都做了什么,也从侧面说明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各种制度奠基时代的重要性。
所以,秦汉馆之名不仅是因地理位置而得,更因它展示了秦汉文明的发展历史、突出成就以及其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而得。
秦汉馆多媒体装置
“ 北斗七星 ”
当能够望见秦汉馆的巍峨殿顶时,你就已经被笼罩在“北斗七星”的“光环”之下了。
秦汉馆主馆区的7座建筑各自相对独立排列成北斗七星状,彼此间通过架空廊道相连,浓缩了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
所谓“北斗七星”,就是展馆建筑总体以北斗七星中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等组成布局,以玉衡为中点确定轴线设定在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中轴的延长线上,形成“北斗七星”格局。
这布局让秦汉馆既有中轴对称的恢弘大气,又兼具不对称布局的自由气息。
“高台榭、美宫室”的秦汉建筑风格质朴,加之秦汉文明元素在这里交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厚重历史的多重酝酿下,秦汉馆建筑群豪放古拙的气韵浑然天成,自身也成为极具观赏性的“展品”。
汉长安城以北斗七星为蓝本,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为名。人民网在征集新卫星名字时也写道:当中国人要研制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名字毫无争议地被确定为“北斗”。
其实,以北斗七星为蓝本建造的秦汉馆,并不仅是七座简单楼阁,其中还蕴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北斗文化。北斗,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
“第一天枢,第二(天)旋,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天)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春秋运斗枢》
北斗七星信仰是中国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连接星空与人间,因七星排列形状曲折,酷似饮食器具斗勺,且位于北天,“居阴布阳,故称北斗”。
古人给北斗七星起名字,从勺子到勺柄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也称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它寓意着光明和方向,自古以来就被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
战国时期《鹖冠子·环流篇》记载古人这样分辨四季:“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李白的《长门怨》中写“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此处“天回北斗”正是指时令已入秋。
在古人看来,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斗柄的指向而来临。如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夏小正》就是以北斗星为准,确定季节气候。
随着历史发展,古人逐渐赋予其掌管天下众生富贵寿夭命运的神性,还以北斗喻君,有“众星拱北斗”之说,北斗七星的明暗变化,可以作为君主德行好坏的象征、国家治乱兴衰的预示。
而天子所在京城的建筑布局,也往往模仿北斗之形,使京城位于天地之中来彰显天子权威。
“斗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禄行,不然,反是……”——《史记正义》
“七政星明者,其国昌;不明者,其国有殃……”——《开元占经》
如西汉长安城即是如此,其城墙整体造型是不规则的正方形,因为城墙是建在长乐宫和未央宫建成之后,为迁就二宫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而缺了西北角,使其北城墙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斗,南城墙中部突出部分和东段曲折如南斗。
后世认为,其正是模拟北斗星图“斗在天中,周制四方”。《三辅黄图》有言,“(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所以长安城又有“斗城”之名。
汉长安城平面图 图源 / 汉长安城未央宫
汉长安城遗址
从厘定节气到指引导航,从掌控人生命运到神化限制皇权,从规划都城到克敌制胜,北斗七星广泛影响了华夏先民的生产生活,深刻参与了华夏信仰文化的生发生长,成为中国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灯。
秦汉馆多媒体
“北斗七星”相关的那些文物
魁星点斗碑拓片
魁星点斗碑拓片(局部)高187厘米,宽60厘米。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魁星点斗碑》是一通“看图猜字”的趣味石碑,约创作于清同治年间。它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其用行书跃动的线条表现魁星形象的同时,又暗藏儒家经典之语于其中。
其碑身形制为长方形,圆首方趺,碑阳刻着一幅魁星图,其魁星形象用“克己复礼,正心修身”八个行书字组成,另配以右侧行书“斗”字、下方行书“鳌”字,表现出魁星以执笔托砚的舞蹈姿态独立于“鳌”首之上。其寓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可谓形象生动、拼字巧妙,象征着圈点题名金榜的士子姓名,以寓应试获中、榜上有名。
靖边渠树壕东汉墓星象图
靖边渠树壕东汉墓星象图 图源/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览现场,顶部为二十八星宿图。
靖边杨桥畔汉代墓地中的渠树壕汉代砖室壁画墓墓室顶部的星象图,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可以看到有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
大唐秦王陵地面天象图
大唐秦王陵地面天象图 大唐秦王陵博物馆藏
图源 / 遇见宝鸡
古代帝王陵寝中的天象图一般都是建在墓穴穹隆顶的上方,大唐秦王陵秦国贤德太夫人刘氏地宫则是罕见的“地面天象图”。
这一处地面初看北宽南窄,如同棺盖形状,细看其中部隆起、四角上翘,宛如轿顶,平铺的青砖上有各种奇特印记和差异不均的形状,构成了北斗七星。按北斗七星的位置挑开青砖,就能看出形成勺状的“地面天象图”。这种形式可以加大透视深远的效果,并营造出俯瞰尘世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