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经管院:行走的红色寻根案例课让红色校史资源赋能专业教育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11-25 09:42

11月22日至2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新生研讨课为平台,组织38名师生乘坐大巴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唱着红歌到延安,带着案例回课堂”主题“行走的红色寻根案例课”。活动同步线上图片直播,吸引6.03万人次在线观看。

ae2d8f99130fc185c052eca023da9f03.png

22日7时,师生们整装出发,奔赴吴起。行程伊始,“车轮上的红歌会”随即拉开帷幕。师生们手持专门编印的《长征路上办学的西军电·红歌手册》,按照“启程篇”“沉浸篇”“回响篇”三个篇章,深情唱响《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校歌》《延安通校校歌》等经典曲目。每曲终了,均有学生代表分享与之相关的校史故事——从“半步电台起家”的创业艰辛,到“窑洞大学”中的人才培养与知识管理智慧。途中,来自延安的高年级学生还主动担任“文化向导”,为大一新生讲解陕北风土人情。在此基础上,黄丽娟副教授开启了“西电红色管理第一讲”——《红色管理认知课:无线电训练班的管理基因启蒙》,以“无线电训练班创建”故事为引,巧妙衔接管理学理论,并布置了“校史管理关键词”收集任务。

8c64b2fb8b2a7a2192a766af3ecdc4b0.png

当日下午,师生一行抵达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与吴起高级中学师生共同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在庄严的纪念碑前,双方师生高唱《到吴起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朗诵毛泽东主席赞扬通信工作的语录,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随后,红色管理第二讲《初创管理破局课:“半部电台”的创业资源整合之道》在现场开讲,结合“半部电台起家”的故事,深入剖析“稀缺资源激活”等创业策略。两校学生结对参访纪念园,吴起高级中学学生讲述地方红色故事,西电学子分享大学生活感悟。黄丽娟老师在现场授课时表示:“在革命旧址讲述'半部电台'的创业故事,能够让抽象的管理理论变得生动具体,这种情景化教学效果显著。”

在前往延安市区的途中,第三讲《组织成长管理课:从会师胜利到延安办学的战略进化》继续展开,系统梳理延安通校建立历程,解析组织成长的管理逻辑。当晚,师生集体观看沉浸式演出《再回延安》,深刻感悟革命精神。

5e274ba637cf6b5b375cba9aa0593ebd.png

23日清晨,宝塔山下响起《东方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嘹亮歌声,师生共同体验当年“窑洞大学”学员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第四讲《组织效能管理课》紧扣延安时期生产建设的历史展陈,生动阐释了协同通信机制与风险管控实践,并与现代管理学理论相呼应。同时开展的“西电元素寻宝”活动气氛热烈,师生手持“寻根手册”寻找校史展陈。

c751f9f0a7c2e036779f8793870de0f9.png

在延安通校旧址,师生们再次唱响《延安通校校歌》,并以“窑洞学员”身份参与“案例工坊”。第五讲《核心能力沉淀课》结合窑洞教学场景,杨挺副教授深入阐释了人才培养与知识管理的历史实践,至此,五讲课程形成“认知-实践-沉淀”的完整教学闭环。学生们分组研讨,初步构建出“军委三局通信管理”等案例框架。下午,师生赴延安大学图书馆查阅红色文献,挖掘大生产运动经济政策、“精兵简政”等珍贵案例素材。

b061cb792a200a4989dbe775f9dacb59.png

返程途中,“成果汇报会”如期举行,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框架和活动感悟。大三学生华文韬感慨到:“望着吴起学子渴望的眼神,我更懂得了传承的重量。这趟寻根活动让我明白,我们不仅是历史的阅读者,更是续写者——用双脚丈量来路,用双手连接未来。”负责活动组织的辅导员杨飞感慨道:“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人与引路人。这次实践让我看到,当教育走出教室、知识融入真情,育人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学院同时宣布启动“西电红色管理案例库”建设计划。活动在全体师生合唱《与共和国同行》的歌声中圆满落幕。

执行院长柴建教授总结道,本次课程将学校深厚的红色校史资源“请进”专业课堂,打造了一门别开生面的“行走的红色寻根案例课”,成功探索出“红色基因+经管专业”融合育人的创新路径,有效将校史的“育人潜能”转化为“育人效能”,让红色校史资源赋能专业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经管人才,提供了具有西电特色的创新实践。(杨飞)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