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校庆日两大学术论坛精彩纷呈 中外高校、知名企业嘉宾共探育人新路径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 2025-10-24 15:07
10月18日,在西安欧亚学院建校30周年之际,两场学术活动分别在图书馆学生报告厅和春山里国际中心木礼堂举行。聚焦“共生·共创·共成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企业导向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中的质量保障”两大主题,与会嘉宾探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路径,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也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国际视野到本土实践,从高校求索到企业共创,从课程重构到质量认证,每个环节都闪耀着“共生·共创·共成长”的思想光芒,每个议题都呼应着“就业导向·质量为本·开放融合”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主线。
共生·共创·共成长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论坛
产教融合,不仅是一种教育责任,更是一种时代使命;它始于今天的行动,也关乎未来的承诺。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李正主持论坛
10月18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共生·共创·共成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论坛,邀请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副校长,工程、数字化与可持续建筑领域执行院长Rosa Wells,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彩晨,中国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创办人、校长鲁加升,重庆移通学院党委书记何先刚,安徽三联学院董事长余皖生,云南翰文教育集团副董事长杨鑫,黄河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会利,温州肯恩大学副校长杨毅欣等50余所高校代表;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孙鹏飞,奇安信校企合作副总监闫军霞,复星旅文人力资源总监黄佳,西部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西影文旅公司董事长闫禹,西安沉浸奇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博等100余家企业代表;西安市远东一中、西安东仪中学、西安市锦园中学、咸阳市育才中学、陕科大强化中学、咸阳中学、宝鸡市渭滨中学等30余所高中代表等累计200余人参加。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党委书记赵国华,副校长张乐芳、王艳出席。论坛由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李正主持。

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致辞
胡建波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应用型大学需要突破排名的思维枷锁,转变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定位。他提议,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主动地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坚持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改革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副校长,工程、数字化与可持续建筑领域执行院长Rosa Wells教授作报告
Rosa Wells教授以《通过实践导向学习 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系统地分享了欧洲产教融合的前沿经验。她介绍,欧洲高校聚焦于“真实场景 + 虚拟实训”的融合模式,主张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安全实训空间,借助技术手段降低高危操作风险,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张乐芳教授作报告
张乐芳教授在《共生·共创·共成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报告中,介绍了欧亚“四种模式”“两大支撑”的产教融合模式。四种模式分别为共建实践平台模式、项目化教学与研发模式、订单/定制培养模式以及现代产业学院模式;两大支撑则是“贯穿始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少教多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外,报告还从企业满意度高、学生满意度高这两个维度,展示了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成效。

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孙鹏飞作报告
孙鹏飞在《All Intelligence 加速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报告里提出了“AI + 教育”的解决办法,其核心途径是借助“ICT 学院 + 终端专班”进行精准培养,把企业真实数据与算法工具融入教学。他介绍,华为在与西安欧亚学院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企业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开展了相关实践,未来期望助力培养具备“专业能力 + AI 技术”的双优应用型人才,助力院校打造特色标杆,推动区域教育生态的数智化升级。

奇安信校企合作副总监闫军霞作报告
闫军霞在《产教融合 携手共育网安英才——奇安信“欧亚模式”的落地与创新》报告里回顾了与欧亚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详细阐释了全程协同的双导师培养链的欧亚模式。同时,她从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共同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及研究课题、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并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评估教学效果、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双方的合作成果。

复星旅文人力资源总监黄佳作报告
黄佳以《复星旅文——欧亚协同创新 产教双向赋能与共赢新范式》为题,提出了“理论学习 + 岗位实践 + 产业环境锻造”的“1+1+1”三段式递进培养模式。他介绍,通过依托西安欧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对标产业岗位集群,依据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双方将度假村等真实场景转化为育人课堂,构建了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西部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西影文旅公司董事长闫禹作报告

贺礼交接合影
闫禹以《西部电影集团&西安欧亚学院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为题,以战略级梦想合伙人、共创者、践行者、同行者的角色,展现了双方在共建文旅生态方面的相关合作。通过提供丰富的实习就业岗位、多样的交流展示平台,校企双方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实现了人才合作在多领域的协同发展。报告尾声,西部电影集团为欧亚建校30周年献上了贺礼,赵国华代表学校接受贺礼。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王艳教授作报告
王艳教授在《从“走出去”到“新引擎”——欧亚社会服务发展之路》报告中,提出了“政府+协会+企业+高校”协同模式,以推动社会服务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对内,搭建具有真实场景的实践平台;对外,依托校内实践助力提升项目质量与成果数量,达成教育链和产业链的双向赋能。同时,她介绍了欧亚社会服务的服务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化服务,深入洞察需求,升级社会服务产品体系与服务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七大领域”产品体系和五种服务类型,与服务对象实现融合互惠。未来,欧亚将突破传统大学的范畴,演变为一个“校-产-城”共生共荣的有机体——“欧亚创新环”,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共生体。
欧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离不开各企事业单位的鼎力支持与协助。目前,欧亚已与130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300余家核心企业协同开展育人工作,与240余家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就业基地,还与协会、企业共同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产业的真实场景、前沿技术以及雇主需求对接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张乐芳与“生源质量贡献奖”获奖代表合影
论坛上,张乐芳特别为高中教育伙伴代表:汉中市武侯中学、安康市紫阳中学、咸阳市兴平南郊中学、西安市远东一中、西安市阎良关山中学、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颁授“生源质量贡献奖”,并对每一所为欧亚输送优秀学子的学校表示衷心感谢。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去信任与贡献的感恩,更是对未来携手共育人才的深切期许。
企业导向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中的质量保障论坛
人才培养,不仅关乎教学体系的构建,更关乎教育使命的回归;它始于课堂的变革,也指向未来的竞争力。

10月18日下午在春山里国际中心木礼堂举行的“‘企业导向’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中的质量保障”论坛,由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国际语言中心联合举办,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温州肯恩大学及西安欧亚学院的多位教育专家围绕中外高等教育实践,通过理念碰撞与经验共享,深入探讨了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为构建更加就业导向、质量可信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可行路径,令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副校长,工程、数字化与可持续建筑领域执行院长Rosa Wells教授作报告
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工程、数字与可持续建筑学院执行院长Rosa Wells教授率先分享了英国高校的实践经验。她强调,该校以“产业需求驱动课程设计”为核心原则,通过组建产业合作委员会、参与政府资助的技能缺口调研项目,确保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我们打造了工业4.0学习工厂、电池制造技能培训等特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跨专业协作与模拟职场场景中提升实操能力。”Wells特别提到,学校通过“双向指导”模式,既推动博士生协助教师掌握前沿技术,也促进教师在学术上支持博士生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温州肯恩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杨毅欣教授作报告
温州肯恩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杨毅欣教授结合中美合作办学经验,阐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他介绍,温肯每年组织30至40次企业走访,与Apple、华大基因等48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真实产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我们开设了跨学科的‘人类压力测试与评估’课程,举办24小时企业赞助的黑客松竞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杨毅欣强调,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温肯设置的45学分通识课程占总学分三分之一,并实现AI通识课程全覆盖,以助力学生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教授作报告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教授聚焦本土实践,提出“企业需求全链条融入教育过程”的理念。他详细介绍了欧亚构建的“需求分析-协作参与-评估认证-就业支持”四阶段协作模型,通过城市公园改造、建筑数据建模等真实项目,推动学生产出可量化的学习成果。针对微专业这一新兴领域,孙建荣分享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D路径”试点经验,提出以“应变能力”与“投资回报率”作为质量保障的核心指标,并引发关于“微专业是否将重构传统学位体系”的深度思考。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跨区域技能迁移”“国际证书与本土需求的适配性”“AI时代教师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针对“就业供需错配”这一普遍难题,杨毅欣认为,高校应在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的基础上开展培养,企业也应给予毕业生合理的适应期,通过校企协同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Wells则建议,教师应定期深入产业一线调研,通过校企互聘、项目合作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论坛互动环节,来自各个专业的师生代表就学术英语与专业课程融合、非英语高校国际化与本土化平衡等问题,与嘉宾深入交流。嘉宾们结合各自经验一一回应,并表示将在后续提供更细致的资源支持与经验分享。
西安欧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丁洁最后表示,本次论坛生动体现了“全球思考,本土行动”的国际化理念。中外高校的实践经验共同表明,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合作、需求导向与质量为本。西安欧亚学院将系统梳理并吸收论坛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包容与全球视野的指引下,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现场嘉宾为Rosa Wells教授(左二)庆祝生日
校庆当天恰逢Rosa Wells教授生日,论坛尾声,与会嘉宾共同为她送上生日祝福,为这场学术盛会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情谊。
30年,是欧亚从民办教育探索者成长为特色办学践行者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底色向“创新型大学”迈进的新起点。向光而行30载,欧亚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