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为舟,载梦远航——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来源: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2025-10-20 14:47

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是一把叩响童心的钥匙;每一位会讲故事的老师,都是孩子通往想象世界的引路人。近年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聚焦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独创“故事赋能·梯次成长·院园共生”培养体系,用“小故事”撬动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大改革”,成果显著,备受瞩目。

直面痛点:以故事为载体,精准破解语言素养难题

面对幼儿教师语言素养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实践脱节等现实问题,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深入一线幼儿园,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系统调研。调研发现,语言素养是教师教育智慧最直接的外显,而“讲故事”正是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具体教育行为的有效载体。由此,学院以“讲故事”为切入点,系统构建语言素养培养新路径,推动教学改革全面落地。

系统创新:“赋能—成长—共生”三维生态协同发力

该模式围绕“故事赋能、梯次成长、院园共生”三大维度,系统构建了有机衔接的育人生态。

4967be4970c240202a7348415b15b229.png

故事赋能,实现素养培养“可视化”:创新性地以“讲故事”为核心载体,构建了“听赏、改编、讲演、创编”四级课程模块,打造“课堂实训—技能大赛—双场景实战—儿童剧展演”四级多元化实战平台,推动语言素养在幼儿园真实岗位、真实情境中落地生根。

梯次成长,打通职前职后“全周期”:构建“3+3+2”阶梯式成长体系,系统规划职前3年“会讲”、职初3年“汇教”、职后2年“慧导”的递进路径,实现从学生到骨干教师的可持续成长。

院园共生,打破高校与幼儿园“资源壁垒”:与铜川市新区第五幼儿园等实践基地深度合作,形成“共研标准、共建课程、共育师资、共享资源”的“四共”协同机制,确保人才培养与一线需求同频共振。

成效显著:语言素养专业发展双提升

8aac20cab92b95b22049cdd3655f5565.png

数据显示,数据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技能考核优秀率从75%跃升至90%,毕业生年均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因“语言素养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合作园所反馈显示,新教师岗位适应期缩短约50%,超过40%的毕业生在三年内成长为园级骨干教师。参与项目的教师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屡获大奖,实现了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未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故事赋能”培养体系,推动更多幼儿教师以故事为舟,在提升语言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育人视野、增强综合素养,实现专业成长的持续进阶,真正成为支持幼儿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在教育的星河中点亮更多璀璨的童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