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卷石重来”?预防泌尿系结石也需因“材”施“治”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2023-07-19 10:17

泌尿系结石,即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我国泌尿系结石整体发病率为1%至5%,年新发病率为(150/200)/10万人,其中约2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泌尿系结石受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相关疾病(如维生素D水平上升)和职业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各种成分的结石,临床特点各异。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尿酸、尿氨酸、磷酸铵镁、胱氨酸、黄嘌呤、药物结石等,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高发。

我国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理论,而作为西医,同样也有三级预防的健康管理体系。其中的一级预防便是无病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而对于泌尿系结石,排除尿路梗阻等危险因素后,根据不同的结石成分及性质,可提供不同的结石预防方案。

因此,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及复发也需要因“材”施“治”。

草酸钙结石的预防:

1、增加液体摄入:

增加液体摄入能增加尿量,从而降低尿路结石成分的过饱和状态,预防结石复发。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5L至3.0L以上。对水质没有要求,但不建议用浓茶或饮料代替水。可分时段饮水,当每次排尿时尿色淡黄则说明饮水量足够。

图片

2、饮食调节:

强调维持饮食营养的均衡,避免其中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

饮食钙含量:低钙饮食虽能降低尿钙的排泄,但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增加尿液草酸排泄。正常钙质饮食和限制动物蛋白及钠盐摄入,比传统的低钙饮食具有更好的预防草酸钙结石复发的作用。

低草酸饮食:草酸是诱发草酸钙结石的主要凶手,其中菠菜的草酸含量尤其高。

低盐饮食:高盐饮食促进尿中钙离子排泄增加和枸橼酸盐减少。

低动物蛋白饮食:高动物蛋白饮食将增加尿钙、尿草酸排泄,减少尿枸橼酸盐排泄,从而诱发尿路含钙结石形成。

减少维生素C摄入:维生素C可在体内转化成草酸,促进尿液中草酸增加。

3、药物预防:

对于高复发风险的草酸钙结石,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后仍无法有效预防草酸钙结石复发时,可考虑用药预防。对于结石的预防没有特效药,部分药物在防治结石方面疗效较肯定。

尿酸结石的预防:

1、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大于2L,分时段饮水,建议可适度饮用柠檬水。

图片

2、饮食调节:

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尿酸排泄

3、药物预防:

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碳酸氢钠片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结晶的溶解,预防尿酸结晶形成尿酸结石。对于血尿酸或尿酸增高者,可口服别嘌呤醇等药物对症治疗。

4、治疗基础病:

代谢综合征是尿酸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控制肥胖、防治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可有效预防尿酸结石的复发。

感染性结石的预防:

对于产尿素酶细菌感染导致的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结石的预防首先尽可能去除结石、治疗感染。

预防措施包括推荐多饮水,低钙、低磷饮食。大量饮水有利于产生大量尿液,及时将外界进入泌尿道的细菌冲刷掉,应用细菌敏感抗生素杀灭泌尿道内定植细菌是预防的关键。

强调抗感染治疗需要足够的用药疗程。严重感染的患者,应该使用尿素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液中细菌释放的尿素酶,阻止尿素分解,减少感染性结石成分在尿液中形成,防止感染性结石的形成,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胱氨酸结石的预防:

1、大量饮水:

胱氨酸结石复发率高,基因突变导致尿液中分泌大量胱氨酸,预防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大量饮水,达到每小时饮水量大于150毫升,每日饮水量大于3升,增加尿液中胱氨酸的溶解度,尽量24小时饮水均衡。

2、饮食调整:

建议生活中低蛋氨酸膳食,富含蛋氨酸的食物(海鲜、肉类、鸡蛋、乳制品及豆制品等)在体内代谢成胱氨酸从尿液中排泄,增加尿液中胱氨酸含量,减少蛋氨酸摄入有利于预防胱氨酸结石复发。

3、药物预防: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服用后,经尿液排出,在尿液中形成枸橼酸根离子,碱化尿液,增加胱氨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胱氨酸结晶形成,预防胱氨酸结石形成。

我国是泌尿系结石三大高发地区之一,对大多数结石病人而言,复发率极高。通过了解结石构成成分,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有助于降低结石复发几率,在改变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后仍无法有效预防结石复发时,可考虑应用药物预防。综上所述,增加液体摄入及饮食调节仍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