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该如何防护?

来源:西安市中医医院 2023-07-14 11:08

最近家长们发现身边发热、口腔里面出疱疹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高烧不退、有的咽痛吃不下饭,家长们很是心急。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一定要给小朋友们做好防护!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哪些人群易感?

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大病初愈、产后妈妈)也可感染。

什么时候高发?

每年夏秋季(4-7月)为高发季节。

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

单纯疱疹性咽峡炎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生命。家长们先不用太恐慌。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程: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至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咽部黏膜出现小疱疹。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总体来说,它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预防为主,一般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一般病程4至6日,重者可至2周。一般预后良好。

家里有患儿,该怎样护理?

1、监测体温。家长一定要注意患儿体温变化,尤其是有惊厥史的儿童。一旦出现高热时,及时使用退热药,或通过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进行降温。

2、清淡饮食。患儿生病期间注意休息,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味道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尤其不能食用菠萝、橙子、西红柿等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

3、多喝温水。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鼓励多喝温水,可多次少量喝水,或者使用口服补液盐补充体内液体。

4、避免外出。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暂不与其他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出门,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等密闭公共场所;

2、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3、定期对孩子常用的餐具、水杯、毛巾、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家里卫生清洁工作;

4、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