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冲锋在“疫线”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1-05 15:02

21bbbf46471de5ec9e64ad439174e1f8.png

e88a5e69483e029eaa4f6bc1fc62fb57.png

2022年12月初,疫情波峰在西安发生,危机初现时,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统筹谋划,科学严谨部署,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收治效率,积极主动应对感染高峰。医院各科室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明确“保健康、防重症”作为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头等任务,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当其冲,将重任扛在肩上。

使命在肩全力应对感染波峰

12月中旬,医院发热门诊量、急诊量、呼吸门诊量激增,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下迅速调动全科资源,启动系列应对措施。

除两院区呼吸专科门诊正常接诊外,为有效减轻线下就诊压力,科室增派医生在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西北健康”开展在线坐诊;成立数个以有新冠救治、疑难病症诊疗经验的骨干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小组;在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助力下,科室综合救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高流量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施储备充足;及时扩容ICU病区,优化普通病区合理分区,随时准备收治新冠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与此同时,科室党支部书记张洁还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新冠病毒诊疗培训,为非专科医生筑牢救治基础。

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科室不断补短板、堵漏洞、提效率,全科全院一盘棋,为迎接重症高峰做好充足准备。

1c32f229aef08c722744a63b465f49c5.png

医师邓文静为病人查体

bb43584bacef7a6e25f860d6ff12dd88.png

护士董倩为患者配药

攻坚克难坚决守住生命保障底线

作为最早开放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12月下旬开始,西安交大二附院接诊量已呈现激增状态,患者就医需求与医务人员减员矛盾突出,然而,患者救治不能等。眼见着呼吸科门诊、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出现了需要住院的患者滞留情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当时仍有100多位新冠病毒检测阴性患者住院,其中有18位在ICU救治,如何合理分流、确保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拴盈立即召开科务会,重新调整科室收治工作。病情好转的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核酸阳性的9名患者分流进入2病区,核酸阴性诊治未结束的50余名患者分流进入1病区,将科室暂不使用的功能检查区腾出来,搬入治疗床,给需要化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使用,科室以最快的效率、最细致合理的安排与疫情赛跑,一天之内,便将科室剩余床位全部开放,将滞留患者收治入院。

除了承担院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科室还要时刻准备为省部级医院分区包片工作负责的片区医院“兜底”。

某日下午,一位高龄患有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新冠病毒感染者从基层医院紧急转院至医院抢救,科室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收治进ICU病房,在医护团队24小时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一个月内,有10余例急危重症患者紧急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均得到了有效救治。

虽然工作量增长了数倍,但科室坚持每晚针对收治的疑难重症病例进行讨论,及时总结救治经验,一人一策,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提升急难重症救治成功率,提高床位周转率。

呼吸门诊日均接诊120-140人次,出诊医生就延长门诊时间至晚上7点,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在院医师积极响应全院急会诊需求,及时识别重症患者;科室组织开展多场非专科医师新冠诊疗培训,合理分流新冠患者;医护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患者群,线上答疑,减轻线下医疗挤兑;加强重症患者精细化护理,加快患者恢复;科室医护减员严重,为了缓减用人压力,曾在科室参加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应“招”归队,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fadc1d3e6f6e1a8cb63b3a8def42a73f.png

教授方萍为患者接呼吸机

d770e377e5f6d1cbbce4db944c378b07.png

教授和平查房

f1cd3f6a2aac5d078bfaa79af4d2efa1.png

医生柯蕊在给新冠患者行经支气管镜吸痰

e1fd183363841cbfbebe339457508564.png

呼吸治疗师李娜为患者吸痰

众志成城党员带头打硬仗

在科室90%以上人员感染的情况下,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引领示范的榜样力量,一个人倒下,一支队伍顶上去。

主任杨拴盈操着沙哑的嗓子指挥着,党支部书记张洁不顾自己仍有低热,带领5个刚“阳”了3天,体温才恢复正常的年轻大夫坚持在一线;医生单虎坚持工作1周都没有回过家,他说:“我在这里多工作一天就能让生病的同事多休息一天。”;医生柯蕊忍着剧烈咳嗽,1天之内收入院20余位患者;医生葛娟舍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拖着发热的身躯顶在一线,给病人做心电图,抽血气,放弃休息时间带班;主管ICU病房的科室副主任方萍,一个月来没有休息一天,她说:“现在是关键时刻,危重病人多,我们呼吸ICU就是收治重症病人的地方,我在病房,年轻人就有主心骨了。”在她的带领下,ICU原有床位全部收满,同时又将12张普通床位转化成重症床位,30张重症床位满负荷运转。

还有住院总医生宁璞和王煜,几乎24小时连轴转,在全院各科室和急诊科会诊,在病区解决新冠感染病人的诊治和收治,压力如山倒,他们偷偷抹掉眼泪继续用微笑面对患者;还有科室的护士姐妹,在护士长周淑如、刘艳琴、胡佚凡、刘丽萍的带领下,个个“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个不是“阳”着来上班的,只要科室需要,没有一个说“不”的。曾参与“援鄂”的阎京京,连日来加班加点,在ICU贡献着抗疫救治危重患者的经验。

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能力输出医院技术辐射作用,2022年科室先后派出副主任刘昀、董西林教授赴洛阳中心医院,副主任杨侠教授赴杨凌示范区医院,曾参与援鄂的副教授明宗娟赴西藏阿里指导并参与当地抗疫医疗工作,为当地带去优质医疗服务,迄今为止,他们仍然坚守在当地医院,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7eb21f102a750422ed673179439af085.png

千磨万击还坚劲。在本科室154张床,收治了174个患者的情况下,在科室医生人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12月29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再次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派出2个医疗小组,再接管2个45张床位的新冠感染新病区。

800961a69aef4883763bd5300d422dd6.png

科室党员积极响应号召

51d1f9f8ed7c590a1cba85d1cfd95bdd.png

忙碌的医生办公室

8cb4586ab29e0c969432ce0f4caa1cfc.png

护士杨姣、张娜核对药品

29b9865ebe4722ca60445d14ad2d8123.png

护师刘海涛完成护理记录

700e8efefcf7dccd207304fe555d79b6.png

仔细核对药品发放

953643a7a5b12cfb0fcec88c35b90e11.png

教授刘昀手把手指导洛阳市中心医院开展支气管镜检查

图摄 赵文颉

淬火成钢勇毅坚守迎接胜利曙光

2022年末,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疫情三年来,他们一直走在疫情防控的一线,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维护了职业荣誉、科室荣誉和医院声誉,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对科室又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随着医护陆续“阳康”返岗,救治人员力量不断壮大,诊疗流程不断优化,急危重症抢救更加快速有效,所有病区运转良好,全院救治通道畅通,这支敢于“带头打硬仗”的队伍面对新形势下的医疗救治任务,将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更有能力充分发挥出战疫堡垒作用,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勇毅坚守,直到夺取疫情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通讯员 屈姝利)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